Monday, July 21, 2025
The dangers of New Calvinism (changing the gospel) 新加爾文主義的危險(改變福音)
Saturday, July 19, 2025
加爾文主義的五大危險
加爾文主義的五大危險
拉爾夫·揚基·阿諾德牧師Dr. Ralph Yankee Arnold
在以弗所書第一章第四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我讀這節經文是因為有些人斷章取義,賦予它與原文不同的意義,而這些人中有些人有自己的名稱,他們被稱為加爾文主義者。所以,我想向你們解釋一下,為什麼我認為加爾文主義的五大危害,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危害,就會導致在不知不覺中就相信了它。至少,如果我告訴你,你可能會有所理解和辨別,如果你聽收音機、看電視,甚至去其他教堂,你就能辨別這些危害,因為這非常重要。
現在,請看以弗所書第二章第八和第九節。這是我最喜歡的兩節聖經經文。以弗所書第二章第八節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這是一節非常簡單明了的經文。你會覺得唯有信心才能得救,但有些人會把這句話理解為信心是禮物,除非上帝賜給你相信的信心,否則你無法得救。
因此,再次改變了一節經文的含義,就像在第四節中,當他談到在世界奠基之前選擇我們時,他們忘記了那裡還有其他幾個詞賦予了它完全不同的含義。
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第十三節說:“主所愛的弟兄們哪,我們本該常為你們感謝神;因為他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能以得救。”
他們會教導說,上帝在創立世界之前就已經選擇了祂要拯救的人,而這個選擇權其實不在你的手中,也不在我的手中,而是上帝的選擇。
所以,上帝選擇拯救祂想要拯救的人,其餘的人無法得救,因為上帝沒有選擇他們;因此,他們是被揀選的,或者說是上帝的選民。這會影響什麼嗎?它會影響一切!
現在,我希望你們明白這一點。就在你的筆記裡,我希望你們明白的一件事,有些事情,因為它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是有限制的;因此,當祂講到聖徒的堅忍時,堅忍立即需要果子的檢驗員,因為如果堅忍是真的,就必須從你信靠主的那天開始,直到你死去的那天。你必須在信仰上堅忍。
因此,有一種教義說,如果你得救了,你必須像得救一樣生活,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就沒有得救。
他們非常強調這一點。
所以,如果你的生命必須自動改變,因為這必須得到保證,如果你得救了,就保證你會堅守信仰。如果你堅守信仰,那麼你的生命中就必須有證據表明你做了以下兩件事之一。因此,許多傳道人必須宣講,你必須離棄你的罪才能得救。換句話說,你是個罪人。我也是罪人。所以,如果你想得救,你必須承諾離棄你的罪。因此,他們必須讓你承諾過著不同的生活。離棄你的罪意味著停止作惡,你也必須承諾行善,讓基督成為你生命的主宰。
所以,你必須先停止一些事,然後再開始一些事。兩者都是對上帝的承諾。如果你救了我,我就會這麼做。所以,你的得救取決於你離棄你的罪,讓基督成為你生命的主宰。
那是靠行為得救,並非出於恩典。神的恩賜在於,救恩與你生命中的罪或你的生活方式無關。
這讓大多數人都大吃一驚。他們簡直不敢相信:「你的意思是說,我可以信靠基督作我的救主,擁有永生,死後上天堂,卻像魔鬼一樣活著。」是的!我就是這麼想的!你絕對可以!任何告訴你不同觀點的傳道人都不明白福音。
現在我已經把心事說完了,請你看看筆記。一個人能被上帝強迫違背自己的意願接受基督為救主,並稱之為恩典嗎?如果上帝賜給一個人相信的信心,他就剝奪了他所選擇的自由。對上帝所揀選的人來說,堅忍必須是自然而然的,而人所需要的證據才能證明自己確實被揀選了。人的最終確信不能來自上帝的話語,而是人的行為,因為他必須審視自己的生活來證明自己得救了。如果他的生活顯示他沒有得救(因為他沒有過著完美的基督徒生活),那麼上帝的話語怎麼說都無關緊要。他沒有得救是因為他沒有活出完美的基督徒生活,而這正是導致人們對一個人將在哪裡度過永恆產生如此多疑問和疑慮的原因。
你可以問很多人:“你死後要去哪裡?”
“好吧,如果我不改變的話就見鬼去吧。”
“嗯,我曾經得救,但我現在不再得救了。”
“嗯,我戒酒戒菸了,但後來我又開始喝酒了。”
因此,他們將自己的救贖寄託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或不做的事情上。
「嗯,我以前常去教堂,但現在不去了。」
“嗯,我十歲的時候受洗了。”
現在,你相信這能帶你上天堂嗎?一個人必須明白這一點,因為你永恆的歸宿取決於你對這事的正確理解。在這世上所有的事情中,你必須把這事做好。死後會去哪裡?那麼,你怎麼知道呢?你看,如果你向神許下承諾,將你的生命交託給基督,讓神拯救你,那就意味著你必須履行承諾。如果你不履行,你就完全有理由質疑,甚至懷疑你是否真的得救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死後會去哪裡。
他們之所以成為水果檢查員,是因為,你看,如果我必須改過自新,那麼,現在我必須有證據證明我已經改過自新了。
如果沒有證據顯示你已經離棄了罪,而你仍然像魔鬼一樣生活,那該怎麼辦?這肯定是你還沒有真正得救的跡象。如果我不去教堂,不讀聖經,不禱告,不做我該做的事,那該怎麼辦?這肯定是你還沒有真正得救的跡象。這是根據加爾文主義的教義。
瞧,如果你真的得救了,你就不會想做所有那些壞事,坐在這裡的每個人都知道你會這麼做。
你說:「不。」 好吧,我們其他人都明白,我們知道你仍然是個罪人。你在基督徒生活中犯罪。我們知道你仍然有不好的想法。我們知道你仍然做錯事。我們知道你仍然迷失了方向。我們可以繼續下去,但我們不會。
請看下一段。我想闡述我對加爾文主義五大神學立場的看法。這種思想立場並非出於神,而是出於人。以下簡單的字母組合「鬱金香」(TULIP)是經典的改革宗加爾文主義五要點觀點。
「T」代表人類的全然敗壞。
「U」代表無條件的揀選。 「L」代表有限的救贖。 「I」代表不可抗拒的恩典,「P」代表聖徒的堅忍。
或許你聽不到牧師站起來引用這些話,但聽聽他們怎麼說,你會驚訝地發現,有多少牧師告訴人們,他們必須離棄罪惡才能得救。想想這意味著什麼。
假設我是那個迷失的人,犯了聖經裡提到的所有罪,牧師告訴我,我必須離棄我的罪才能得救。那麼,我需要離棄哪些罪呢?只是那些真正嚴重的罪,還是所有罪?
好吧,我得徹底戒掉它們。萬一我忘了一個怎麼辦?我得戒多久?我已經戒了一個星期了,萬一下週又開始戒呢?好吧,我得救了一周,但現在,我卻一無所獲:困惑、困惑、困惑。
現在,如果你今天問洋基·阿諾德:「你死後會去哪裡?」我會上天堂。就算我嘗試,也下不了地獄。我還沒試過。我擁有永生。基督死了,償還了我所有的罪。有多少?他全部償還了。我今天或明天不用下地獄的原因是,我沒有任何罪需要償還;祂已經償還了我所有的罪。
他把那筆錢記在我的帳上。我要因祂為我所做的一切而去天堂。他功不可沒。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並非出於自己。」 關鍵不在於你是否離棄罪,也不在於你是否獻出生命,也不在於你將如何生活。關鍵在於恩典;恩典意味著自由。那麼,自由的哪一部分是人們無法理解的呢?那是不配得的。
現在,請看下一句。我認為,教導一個人完全墮落,沒有能力選擇、行動或相信上帝的話語,是一種罪。
我相信我完全無法自救,但這並不代表我無法推理、思考、行動、做決定或選擇。我們都能做到這一切,而上帝也因此要求我們為此負責。
對於那些教導說上帝自創世以來就揀選了少數人得救(預定論早已定下),並讓他們升入天堂,而大多數人仍然迷失,注定要下地獄,永遠沒有得救的可能的人來說,這種立場完全否定了上帝的話語和基督的作為。
這不是聖經的教導,但有些人憑藉著純粹的人類理性,變得如此高深莫測,以至於將自己高高舉過聖經之上。他們認為自己如此特殊,以至於上帝從所有人中揀選了他們來拯救。他們傲慢地認為自己一定有什麼特別之處,所以上帝拯救了他們,卻沒有選擇拯救你。
我相信上帝深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凡自願相信的人,都能得永生。主揀選拯救所有願意得救的人。
請看下一段。主沒有授權任何人改變他明確宣告的話語,他命令全世界都聽從他,將基督為罪所付出的代價限制在少數人身上,聲稱上帝並不愛世人,或者基督沒有為所有人而死。
換句話說,他們的意思是,上帝並非愛所有人,祂只愛那些祂選擇拯救的人;基督並非為所有人而死,祂只為那些祂選擇拯救的人而死。他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為那些他本來就無法拯救的人贖罪呢?
聖經說,救恩要傳給世上每一個人,因為基督的死是為了世人的罪而死。所以,你看,我不相信加爾文主義的教義。我強烈反對它。我鄙視這種教義。我認為傳授他們的教義就是異端。
教導上帝的恩典如此不可抗拒,以至於上帝揀選得救的人無力抗拒,就等於教導說,上帝未揀選的人無法得救。這種該死的教導剝奪了每個人選擇天堂或地獄的權利;讓每個人對自己的命運不負任何責任。
你們在這裡。你們都迷失了。我是上帝。我喜歡我的部分。你們都迷失了。我是上帝。所以,你們都迷失了。你們都會下地獄。所以,如果我選擇拯救,比如說,你們二十五個人,那仍然是恩典。不是嗎?這不比一個人都救好嗎?好吧,如果上帝能拯救二十五個人,為什麼不直接拯救所有人呢?他創造了所有人嗎?那麼,為什麼他不直接拯救所有人呢?
教導一個被稱為聖徒的基督信徒會堅守信仰直至死亡或直到主降臨,會讓人專注於人的行為,而不是上帝的話語。任何以個人生活為救贖基礎的人都無法確信自己是否真的得救,但如果他仔細審視自己的行為、思想和動機,他必然會得出結論:他完全有理由懷疑自己的救贖,否則就不再誠實了。
如果你必須活出這種公義的生活,才能證明你真的得救了,因為你離棄了罪,讓基督成為你生命的主宰,那麼你必然會懷疑自己的救恩。你必然會下結論:你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聖潔。
那麼,你必須要有多聖潔?嗯,我挺好的。我的意思是,你必須要多好?你知道聖經說你必須完美。你必須遠離一切罪惡。一件罪就足以讓你質疑或懷疑你的救贖。
我的意思是,如果上帝希望你做某件事而你沒有做,那麼,你怎麼知道這件事不是阻止你得救的事?
你怎麼知道你真的是上帝選中的那一個?上帝選了我,我是被選中的人之一。是啊,你怎麼知道?嗯,因為我相信。是啊,但證據是什麼?你信的是什麼?你又是如何生活的?
如果你好好活了四十年,然後在臨終前一天毀掉了這一切,那會怎麼樣?那一天就證明你從未得救,因為你沒有堅持到底,我的朋友。
我不相信,因為這正是許多人質疑自身救贖的原因。他們心存疑慮。當你給一個人十個理由告訴你自己得救了,你同時也給了他十個理由讓你懷疑自己的救贖。
每個人都是罪人。每個人都犯過罪。
一個人有什麼權利讓世上任何人相信上帝不愛他呢?因為,如果上帝親自挑選了幾個人,你就無法真正告訴所有人上帝愛他們,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上帝是否愛他們。
如果說「我無法告訴你神是否愛你,因為我不知道神是否選擇拯救你?我無法告訴你基督為你而死,因為我不知道你是否是被揀選的。」這豈不是一種恥辱?
這真是太可怕了,但能夠相信任何人都能得救,也是一件奇妙的事。每個人都能!我相信,任何聽到福音並相信的人,都能得救。
以下經文常被用來證明加爾文主義的教義。以弗所書二章八、九節:“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經文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我相信這就是重點。這就是重點。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但如何得救呢?是藉著信。你會在整本約翰福音裡讀到這句話。只要相信
什麼是靠恩典?救恩。什麼是因信?救恩。什麼不是出於行為?救恩。什麼不是出於自己?救恩。什麼是神的禮物?救恩。你看,這是神的禮物。
現在看下一節經文或陳述。他們會用以弗所書第二章第八和第九節來試圖證明信心是神的恩賜。神的話語一再強調信心能產生行為,但從未說過行為能產生信心。
加爾文主義者必須找到行為來證明自己有信心。瞧,這就是信心的堅忍。你怎麼知道你真的相信?你必須看到行為。所以,行為就成了我真正擁有信心的證據。這是反過來的。瞧,你是因信得救,正如他在希伯來書中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如果我因信得救,就不需要有人能看見的證據來證明我有信心,因為信心就是看不見的證據。我不需要行為來證明我得救了,因為迷失的人都能做到。嗯,如果你真的得救了,你就會讀聖經。嗯,迷失的人也能讀聖經。嗯,我會捐錢。嗯,迷失的人也能捐錢。
你能做什麼,一個迷失的人做不到呢?瞧,這就是為什麼神知道誰得救,祂拯救每一個相信祂話語的人。我怎麼知道我得救了?不是靠我的生命,而是靠神的話。
神說,如果我信靠祂,祂會賜給我什麼樣的生命:永生。 「信我的人有」現在時,就是現在就有永生。我相信,六十二年前,在一間小小的客廳裡,神拯救了我。就在那一刻,我擁有了永生,我並沒有檢視自己的人生,看看自己是否擁有永生。我當時就知道;我擁有了。我不需要等上六個月或一年,才知道我生命中是否有足夠的功績來讓我確信自己真的得救了。不,不,神的話是不會改變的。
「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祂並沒有說:「你們離棄了你們的罪了嗎?你們將生命交託給基督了嗎?這樣你們就知道你們有永生了嗎?」或者,我們按照經上所記的,「這樣你們就知道你們有永生。」
請看下一句。信仰並非恩賜。每個人都有信靠、相信或不信的能力。你的信仰放在哪裡是你的選擇。如果上帝給一個人特殊的信仰,讓他相信基督,那麼上帝是否也賦予一個人特殊的信仰,讓他相信佛陀、穆罕默德、孔子或其他任何虛假宗教呢?如果他賦予了人們相信基督的信仰,那麼,是誰賦予了他們相信其他宗教的信仰呢?這些信仰從何而來?
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信仰寄託在自己選擇的任何地方。 「你怎麼知道你會上天堂?」因為耶穌說我會去。瞧,你遵循上帝的話語。
現在,請看下一節經文。以弗所書1:4-5,我們剛才讀到這節經文:「就如神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請注意,這兩個字是用粗體顯示的,因為加爾文主義者傾向於省略這兩個字。他說:“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換句話說,當上帝設計這個救贖計畫時,祂並沒有請求上天徵求我們的意見。他不需要。是上帝設計了這個計劃,他說:「我要因信拯救一個人。我要差遣我的兒子來到世上,為世上所有人的罪付出代價,凡是世上相信基督的人,都將被安置在基督裡。」
上帝從創世之初就選擇拯救所有相信的人,而不拯救那些不信的人。
你我才能決定我們是否在基督裡。瞧,六十二年前,當我信靠基督為我的救主時,我就被放在了基督裡,上帝也揀選了所有在基督裡的人。但你如何在基督裡?透過你個人的決定,接受基督為你的救主。上帝從一開始就揀選了所有相信基督的人,並預定將祂的兒女領養到上帝的家中。終有一天,我們的身體將會改變,成為榮耀的天國身體。那一天即將到來。 1:13 談到信徒受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就是身體得贖的日子。
羅馬書第八章談到我們內心的嘆息,盼望這舊有的、卑賤的身體被接納,好與祂榮耀的身體相似。那一天即將到來!
上帝從創世之初就揀選或預定要拯救所有單憑信心選擇信靠基督的人。祂揀選了那些在基督裡的人,所以當你聽到傳道人試圖曲解這節經文時,你就知道那不是真的,祂的贖罪神學是有限的。
是的,上帝從創世以來就揀選拯救所有在基督裡的人,使他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可指摘。主揀選拯救所有單單相信基督而得救的人。正是你對基督的信心,才使你歸入基督。所以,這節經文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你想讓它表達不同的意思,你就得修改聖經裡的許多經文。你必須刪除約翰福音3:16和以弗所書2:8和9的字面意思,因為它們的意思不可能與加爾文主義者所說的一致,加爾文主義者必須對其進行曲解。
帖撒羅尼迦後書 2:13 和 14 說,「主所愛的弟兄們哪,我們本該常為你們感謝神;因為他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能以得救。神藉我們所傳的福音召你們到這地步,好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光」。
所以,他們讀到那部分經文,說上帝從一開始就揀選了你,使你得救,但肯定有些人上帝沒有揀選。你不覺得自己很特別嗎?這不是他的意思。這節經文省略了許多內容。
這就是你試圖用一節經文來表達它本來沒有表達的意思的錯誤。上帝從一開始就選擇拯救我,而我並沒有做任何決定。既然上帝知道他先前揀選了誰,他只需要為那些他知道會相信的人而死,因為他只把信心的禮物賜給他想要賜的人;因此,這不可抗拒的恩典注定了上帝的旨意必將實現。
哈,這不妙嗎?但這不是事實!看看真相。這節經文的其餘部分告訴你,上帝是如何選擇拯救的。主選擇拯救所有被聖靈和我們對真理的信仰所潔淨聖潔的人;你不能忽略這一點。
神的話告訴我們,信心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神的話來的;信心不是白白賜下的。信心是從什麼來的呢?是聽道,聽道是從神的話來的。信心不是從神的話以外來的,所以祂說,要向眾人傳道。
所以,他在第十四節說,神藉著福音呼召我們。他說要去世界各地,向萬民傳福音。請注意「贖罪」(propitiation)這個詞,意思是「償還」(repayment),以及約翰一書第二章第二節中「為普天下人的罪」的字眼。請看經文是怎麼說的:“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
祂是我們的贖罪祭,是贖罪,是為我們的罪而贖罪,不只是為了我們──也就是信徒──的罪,也是為了什麼人的罪?是全世界人的罪。這是聖經裡說的。這節經文不是我寫的。我不是作者,但作者說過,這節經文不僅是為了我的罪和你們的罪,也是為了全世界人的罪。
現在看看下一節經文或這句話: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想要改變上帝如此清晰的教導。傳道人有什麼權利去評斷上帝,竄改祂的話?福音的信息是關於人如何進入天堂。想想那些因為認為上帝無法拯救他們而被蒙蔽的人。我們對人們提出了一個要求:你必須離棄你的罪。嗯,我還沒準備好。嗯,你只是還沒準備好被拯救而已。當你準備好被拯救時,你必須準備好這樣做。
聽著,我走遍了全國各地,聽過傳道人講道,迷途者必須離棄罪惡才能得救。你必須悔改。他們說悔改意味著遠離罪惡。悔改並非如此。悔改是心意的改變。意思是,如果你是個非信徒,而你應該是個信徒,你需要做什麼?改變你的心意,從不信變成信。所以,當你信基督的時候,你就悔改了。你改變了心意。
他們說,嗯,悔改意味著遠離罪惡。等一下。上帝雖然悔改了,但上帝並沒有任何需要遠離的罪。
現在請注意這一點。馬太福音 23:37-38,「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你看到那些粗體字的人了嗎?你們不願意。多少次上帝說我會,但你們不願意。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不,並非如此。上帝不願有一人沉淪。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沒有人會沉淪,因為這不是上帝的旨意?
神的旨意是讓每個人聽到並相信福音,就能獲得永生。然而,有些神的兒女卻總想辦法逃避神呼召我們去做的工作。而逃避責任的一個方法就是相信神早已決定了誰會上天堂,我們的見證不會改變這一點。因為(根據加爾文主義者的說法)神早已知道誰會下地獄,我所有的工作、犧牲和奉獻都無法改變任何事。瞧,現在你是不是感覺好多了?你什麼都不用做:該來的總會來…
我不相信。這不是聖經。如果上帝已經決定了一切,那麼該發生的事就發生了。真相是:主責怪以色列人殺害先知,那並非上帝的旨意,祂要他們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我豈不更常這樣行嗎?」這句話表明,事情本來可以有所不同。
祂要他們為自己的拒絕負責。他們本來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基督說:「你們不願意。」祂並沒有說:「你們不能。」第38節顯示了他們錯誤決定的後果。 “你們的家要荒涼留給你們。”
請看羅馬書9章21-22節,「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嗎?倘若神要顯明他的忿怒,彰顯他的權能,就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毀滅的榮耀,要將他預備得榮耀的榮耀將他。
現在,錯誤就在這裡。上帝是陶匠,我們是泥土。上帝有權利隨心所欲地處理泥土。決定權不在我們手中。我們沒有發言權。我們無法評斷上帝。所以,該發生的事,終將發生。瞧,上帝是陶匠,我們是泥土。所以,陶匠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理泥土,但上帝在他的解釋中說,是的,他是窯匠,是的,我們是泥土,他在羅馬書第九章中用這個例子做了一個很好的說明,他說有貴重的器皿,也有卑賤的器皿。所以,在我們的一生中,你我都在上帝的手中被塑造和鍛造。透過你的決定,你順服主,祂也在塑造你。或者,如果你悖逆主,祂也根據你如何順服上帝來塑造你。
所以,神說,因為祂是一位充滿慈愛、恩典和憐憫的神,祂也是一位充滿憤怒和忿怒的神。所以,那些剛硬自己、違背神旨意的人,神說,他們將成為羞辱的器皿;而那些選擇順服神之手的人,神會將他們塑造成尊貴的器皿。
所以,你是榮耀的器皿,還是憤怒的器皿,都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定。瞧,當你接受基督為你的救主時,你就成了主的器皿。你接受了祂的旨意。你成了祂的孩子。即便是神的孩子,神的孩子怎麼可能硬著心腸抵擋神的旨意?
所以,身為基督徒,如果你硬著頸項,不順服神的旨意,心硬如鐵,那麼神就會使用你,將祂的忿怒彰顯在你身上。他會管教你,懲戒你。但是,如果你身為神的兒女,順服主,按照神的旨意去做,那麼神就會使用你,彰顯祂的祝福。神會使用你。
所以,你看,羅馬書第九章裡沒有問題。當然,他是陶匠,我是泥土,但他如何運用泥土取決於人的意願。你願意順服主嗎?身為神的兒女,我們應該順服,所以神會這樣對待我們。
是的,上帝是陶匠。我們是泥土。上帝有權利隨心所欲地處理泥土。上帝在創世之前就揀選了憤怒的器皿,來彰顯祂的憤怒或羞辱。上帝在創世前就揀選了憐憫的器皿,來彰顯祂的祝福。上帝允許我們決定成為尊貴的器皿還是羞辱的器皿。如果我們順服主,我們就會成為上帝用來彰顯祂祝福的器皿;如果我們選擇悖逆上帝的旨意,祂就選擇使用我們作為彰顯祂憤怒的器皿。
你是神的兒女。你能隨心所欲地生活嗎?當然可以,但這是要承擔後果的。你不能隨心所欲地生活,還能逍遙法外。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的天父如此愛你,祂會把你打得落花流水,或許會提前帶你回家。
這些年來,我見過很多人做出錯誤的決定。他們知道自己會上天堂,但他們認為只要有機會就犯點傻,趁現在還能犯傻的時候,就裝傻。夥計,這是要付出代價的,你無法逃避。神會管教你,甚至可能提前帶你回家。所以,現在來看看約翰福音5:39。這節經文說:「查考聖經。」耶穌對這些法利賽人說:「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注意,他們本來可以來,本來可以得到永生。你從這節經文裡明白了嗎?你們得不到永生,是因為你們不願意到我這裡來。不是你們不能來,而是你們不願意來。你們不願相信。經文就是這麼說的。
那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們對上帝聖言的簡單真理視而不見。瞧,當你開始相信一個謊言時,這個謊言就會引出另一個謊言,而這個謊言又會引出另一個謊言。瞧,他們運用的是人類的哲學或心理學,而不是上帝的聖言。認為「你不能告訴我它是免費的。這太容易了!你得做點什麼。不能只是相信就能上天堂。」這種想法違背人的本性。
那麼,你相信什麼?你必須相信基督所做的和祂所說的。那麼,祂做了什麼?祂死在十字架上,為我的罪付上了代價。那麼,我該怎麼做呢?相信祂為我做了這一切。嗯,肯定不只這些。
如果天上的上帝說只要相信呢?那還得更多。那麼,為了確定,你還要做多少呢?不,不,不,不。那是你人性的一部分在說:「我不認同上帝。」 所以,你得走自己的路。於是,你編造宗教,並在上面加上新東西。是的,你可以相信,但是你,但是,但是,然後他們就到處亂竄。他們不明白。
錯誤在於:神的恩典是不可抗拒的;因此,所有被神揀選拯救的人都別無選擇,只能回應,因為祂的恩典是不可抗拒的。這就是為什麼一旦神賜給你信心,你就無法抗拒;因此,如果你真的擁有了信心,那麼堅持信心就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你不堅持,而信心卻自動而然地發生了,那就證明你根本就沒有信心,你根本就沒有被神揀選。這不是一團亂麻嗎?
那麼,看看那裡說了什麼。真相是:如果以色列人擁有不可抗拒的恩典,基督為何責備他們不來就近祂呢?顯然,他們可以抗拒上帝的恩典。基督說:「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
他並沒有說:「你們不能到我這裡來。」 請注意,在接下來的經文中,他們是如何抗拒上帝的旨意的。
現在,請看下面這節經文(使徒行傳 7:51),「你們這硬著頸項、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要記住,「你們常時抗拒聖靈,你們的祖宗怎樣,你們也怎樣。哪一個先知不是你們的祖宗逼迫過呢?又殺害了預先傳揚那義者來到的人。哪一個先知不是你們的祖宗逼迫過呢?
你做到了!你做到了!好吧,該發生的總是會發生的。你知道這不是他們的錯。神有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他們有責任嗎?當基督第一次降臨時,沒有在地上建立祂的國度,原因就是他們拒絕了祂。為什麼祂不直接賜給他們這無法抗拒的恩典呢?這根本就沒有發生。
看看頁面底部。我是加爾文主義者嗎?說了這麼多,你還會把我歸類為加爾文主義者嗎?你最好不要!不,我不是,任何人都不應該是。僅供參考,請不要寄任何書給我讀,也不要寄email或打電話給我糾正我。我的觀點是固定的,不會改變。我祈禱你已經意識到相信加爾文主義或相信聖徒會或必須堅持信仰到底的危險。
加爾文主義能讓你暫時改變人生,但它不會,也無法保證你一定會上天堂。基督拯救了我,扶持了我,保守了我,是的,基督會保守我到永遠。
如果你喜歡這堂課,可以分享給朋友,或更好的是分享給牧師。複印一份,送給某位傳道者。聖經說,要去世界各地,向所有傳道人,呃,受造物,傳揚福音。
現在,請抬頭看這裡:這隻手代表你和我。這個錢包代表罪。我們身上都有罪。上帝說沒有差別,沒有差別。我們都是罪人,沒有人能上天堂,因為我們都有罪的本性。瞧,如果我們以現在的狀態上了天堂,卻在世上犯罪,那我們在天堂會做什麼?我們會在那裡犯罪。那樣天堂就不再是天堂了。所以,除非你是完美的,否則上帝不會讓你進去,而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透過你的善行,你永遠不會完美。所以,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沒有罪,沒有罪性,從未做過任何錯事,在世上生活了三十三年,然後選擇為我們的罪而死(因為他是道成肉身的上帝)。
祂本來可以召喚一萬個天使,但聖經說祂愛我們,恨我們的罪,因為我們的罪使我們與祂隔絕。所以,無罪的耶穌基督不必死。所以,他擔當了世上所有的罪,在十字架上償還了罪債。他從死裡復活。他說,要去世界各地傳揚好消息。他為你們的罪償還了債,告訴他們,他們所要做的就是相信,我會把這筆債記在他們的賬上,他們就能靠他所做的去天堂,而不是靠他們自己所做的。所以,他所做的,不是因為,嗯,我會上天堂,為什麼,因為我停止犯罪?為什麼要去天堂?嗯,是因為我過著美好的生活。這與我無關。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但你看,這並不是因為我堅持了信仰,而是因為我出色的奉獻精神。
如果你信靠基督為你的救主,並且唯獨信靠他,你就能上天堂,因為他白白賜給你永生。如果是永生,它會持續多久?它會永遠持續下去。如果你所有的罪都得到了償還,你死後會去哪裡?那麼,你在死前能知道自己會上天堂嗎?是的。這與我的生活方式完全無關。我上天堂是上帝向我展示祂有多愛我的方式。我想像魔鬼一樣生活嗎?哦,我的一部分是想,但上帝也賜給我新生,聖靈住在我裡面,多年前我就下定決心要服事主。但我侍奉不是為了進天堂。我侍奉是因為我願意。我想取悅那位為我而死的主,我願意將我的一生獻給祂。我想侍奉他。我努力淨化自己的生活,有些事我不再做,但這並不能證明我得救了。這只是為了表明我愛主。瞧,我這麼做的理由完全不同。他們必須這樣做,否則就會下地獄。這樣一來,他們是否真的得救就成了一個問題或懷疑。如果我搞砸了,我仍然知道我得救了。我不會下地獄。這世上最好的消息,為什麼呢?因為上帝就在我想要的地方。他信守自己的諾言,說到做到。信我兒子的人,有永生,這是現在式,現在。我有永生。我死後會上天堂。
如果你從未信靠主,或許你聽過很多不同的訊息,但朋友,我希望你不是那種一直在審視人生,擔心自己是否會失去救恩,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得救的人。因為你知道,人生總有一些時候,你沒有活出應有的樣子,你真的把事情搞砸了。
上帝如此愛你,祂讓你自由地進入天堂。他不要求你停止任何事情,也不要求你加入任何東西。你不必加入任何教會才能進入天堂。你不必受洗才能進入天堂。你不必奉獻任何金錢才能進入天堂。你所需要做的,也是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基督的死,是為你而死。
祂為你的罪付出了代價,因為祂不想讓你犯這樣的罪。他想給你那份補償,而他自己就是那份補償。他手上腳上的傷痕:他就是那活生生的贖罪證明,你將永遠擁有他。
你的罪已經得到償還。
上帝如此愛你,如果你從未信靠主,你現在會信靠祂嗎?我不會要求你站起來走上前來,但我請你,過一會兒,舉手。舉手並不能拯救你。它只是讓我知道我說的話對你來說很有道理。牧師,這對我來說很有道理,今天早上我會信靠基督作為我的救主,我希望你為我禱告。你能不能趕緊把手舉起來,然後馬上放回去?有人舉手嗎?
如果你已經信靠基督為你的救主,你就擁有永生。你是神的兒女。祂永遠不會拋棄你,永遠不會失去你。很多人不知道這一點,但要讓每個人都知道,神愛他們。基督為他們眾人而死。永生是免費的。
父啊,我們再次感謝祢愛我們,如此深愛我們眾人,甚至差遣祢的兒子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付出代價。主啊,唯有憑著祢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才能憑著信心,祢就應許我們永生,因為祢在創世之前就已決定要拯救所有相信的人。為此,我們感謝你。奉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Friday, July 18, 2025
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對基督之血的異端
這篇關於約翰麥克阿瑟博士和他對主耶穌基督寶血的異端觀點的材料此時以目前的形式出版,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 主耶穌基督寶血的教義在基督教信仰的其他重要教義中是至關重要的。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有對基督寶血的惡毒攻擊。直到最近,這些攻擊還起源於基督教科學等虛假邪教的堡壘,以及主流新教教派內的叛教者。
(2) 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近年來一直是新福音派運動的領袖,他異端攻擊主耶穌基督的寶血。他聲稱自己的異端是福音派的主流。他引用了一位名叫斯蒂布斯的聖公會牧師和其他人的話,試圖為他的錯誤辯護。他超凡魅力的舉止和含糊其詞的言詞已被用來欺騙全世界數以千計相信聖經的人。
(3) 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已成為其他新福音派甚至“原教旨主義者”的榜樣,他們支持他對主耶穌基督寶血的致命異端的許多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話)。因此,全部或部分受到影響的部分名單包括:(1) Ken Pulliam 博士,亞利桑那州坦佩市 James Singleton 博士學校的一名教師。Pulliam 和一位醫學博士寫了一篇關於基督寶血的文章,發表在賓夕法尼亞州蘭斯代爾的各各他浸信會神學院期刊上。這篇文章得到了約翰麥克阿瑟本人的認可,只有一個例外。(2) James Singleton 博士本人,他支持這篇文章及其教義,並且從未公開否認全部或部分內容。(3) 來自 Dr. Singleton 學校的各種學生,例如空軍牧師 Michael Sproul。(4) 斯普勞爾牧師指出,一些教師至少採納了麥克阿瑟關於基督寶血的部分教義,其中包括來自以下學校的一些教師: (a) 中央浸信會神學院;(b) 底特律浸信會神學院;(c) 皮爾斯伯里浸會學院;(d) Maranatha 浸信會聖經學院(威斯康星州沃特敦);(e) 位於亞利桑那州坦佩的辛格爾頓博士學院;(f) 鮑勃·瓊斯大學。(5) 毫無疑問,由於 James Singleton 博士對該 FBF 的強大影響,基本浸信會團契中的一些人受到了這一教導的影響。(6) 北美獨立浸信會聯誼會 (IBFNA) 中的一些人無疑受到了辛格爾頓博士的影響。儘管我警告過他對基督寶血的看法,
無論約翰麥克阿瑟關於主耶穌基督寶血的異端邪說的全部或部分廣泛傳播,我相信分析他關於這個主題的教導並用聖經駁斥它們是最重要的。如果允許這種病毒進一步傳播——尤其是在所謂的“原教旨主義者”中——它會在未來幾年、幾十年和幾代人中走向何方?!
社論評論
關於作者
他在九所學校擔任希臘語、希伯來語、聖經、演講和英語教師超過三十五年,其中包括一所初中、一所高中、三所聖經學院、兩所學院、兩所大學和一所神學院。他作為海軍牧師在他的國家服役了五年。牧養了兩個教會;曾任美國基督教會理事會廣播和音頻電影委員會主席兼主任;自1971年以來,一直是The Bible For Today的創始人、總裁和總監;自 1978 年以來,一直擔任 Dean Burgon Society 主席;已經製作了 700 多份關於各種主題的其他研究報告、小冊子、磁帶或錄像機;並且在每天 5 分鐘和每週 30 分鐘的廣播節目中聽到,這些節目捍衛傳統的聖經經文,目前在 25 個電台上。博士和夫人 韋特從 1948 年就結婚了;他們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和(目前)八個孫子。
[此選集包含約翰麥克阿瑟的實際引述。] 1. 麥克阿瑟 1988 年錄音帶的引述,以他自己的聲音,由約翰麥克阿瑟本人編輯和發送,清楚地表明他相信基督的寶血無法“拯救”的異端邪說。
A。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這些引述的來源,大意是基督的寶血無法“拯救”。如上所述,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向所有提出要求的人寄送了一盤磁帶,其中總結了從 1969 年 8 月到 1988 年 6 月左右他寄出磁帶時他對基督寶血的教導。我已經轉錄了麥克阿瑟錄音帶的主要部分。此 BFT 的頁數以及每頁上的行都有編號。所有報價均按頁碼和行號記錄,以便任何希望親自查看的人輕鬆驗證。建議您也保護我的盒式磁帶。這盤錄音帶包含 49 段麥克阿瑟錄音帶的選段(使用他自己的聲音),以及我自己對 49 段選段中的每一段的反駁和評論。我相信,這些選擇是所有選擇中最突出的。
b. 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的引述,大意是基督的寶血無法“拯救”。2. 麥克阿瑟 1988 年用他自己的聲音引用的錄音帶,由約翰·麥克阿瑟編譯和發送,清楚地表明他相信“血”等於“死”並且只有“死”才能拯救的異端邪說。
A。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的這些引述的出處表明他相信“血”等於“死”,只有“死”才能拯救。與上一節一樣,這些引述摘自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自己在 1988 年寄給我的錄音帶 (#GC-80-44)。[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我在我自己的磁帶中回答了這卷磁帶的要點。]所有參考資料均針對此印刷版,頁碼和行號指示頁面上的確切位置。
b. 約翰·麥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的引述大意是“血”等於“死”,只有“死”才能拯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