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9, 2012

教會面對的五大挑戰



作者:黃幸平
         教會從建立之日起,至今兩千年的歷史當中,面對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挑戰,數不過來。可教會宣講的真理福音面對各種挑戰之後,愈發彰顯其真實可信。如今人類進入後現代,教會在這個世代面對新的挑戰,這些新的挑戰有何特徵,如何應對,這是教會的同工同道不能不關注,不能不思考的。有位傳道人在講道中總結了當今教會面對五個挑戰,筆者認爲這樣的判斷確實把握了時代的脉搏,相當具有前瞻性,在此願意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與分析。

第一個挑戰,真理相對化。
         後現代的時代特徵之一就是顛覆真理的絕對性,解構一切,認爲一切都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是絕對的。其實這樣的解構特徵本身的邏輯矛盾顯而易見。人需要絕對真理,所以將真理相對化,打倒真理的絕對權威以便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對于基督教信仰所宣信的,諸如“除他以外,別無拯救”“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之類的句式,更是無法接受。結論就是基督教信仰自命清高,唯我獨尊,據此對基督教信仰不屑一顧。這是後現代的自身特徵所决定的,不足爲奇。後現代人普遍能接受的是,“萬教歸一”,“條條大路通羅馬”,每一個宗教裏都有真理,也都是真理,通俗地講,不要說誰的好誰的不好,誰的對誰的不對,沒有最好,沒有更好,都好都對,只要信得虔誠,皆能到達彼岸,得到永生,天堂、仙境、涅槃,都是一個地方。這種淡化真理,模糊真理的絕對性的觀念,對教會真理宣講構成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道德個人化。
           真理上出問題總會表現在人的道德上出問題。後現代不少人反對普世價值觀,沒有什麽普遍道德觀,只有你的道德,我的道德。各人都憑良心就好了。你有你的良心,我有我的良心;你有你的道德準則,我有我的道德準則;你有你的道德底綫,我有我的道德底綫。你不要將你的道德要求强加給我,我也不將我的道德標準强加給你。以爲如此便是互相尊重,便是個人自由。豈不知“天良”一詞就是告訴人,良心不是人自發的,人的良心是與“天”有關聯的,是與上帝有淵源的。上帝造人,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徒1726),上帝讓地上各國各民都按他所賦予的良心行事,因此定有一些價值觀念、道德觀念是普世共有的。道德個人化,是在漠視這種道德本質常識,只會帶來對自己和自己生命的尊重與愛惜而不顧別人,只會帶來個人的爲所欲爲,各行其事,正如聖經所說,各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行。

第三個挑戰,信仰私人化。
        信仰是有私人性的。我國憲法保障每個人都有信仰自由。你信什麽不信什麽,什麽時候想信了你就信,什麽時候不想信了你就可以不信,無人干涉,也不准干涉。信仰是關乎人的心理思想領域,理所當然是自由的,也無法束縛。但所謂信仰私人化,就是說,你的信仰只能在你個人的心裏,不要表現在家庭、單位、社區、網絡等任何場所,不要帶著你的信仰觀點發表意見或看法,更不可用你的信仰標準來判斷社會現象的是非黑白。其實這樣的信仰私人化,正是否定信仰的自由性,圈囿信仰的自由表達,這是有違憲之嫌的行爲。

第四個挑戰,宗教消費化。
          後現代文化有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消費文化。一切都是消費,一切皆可消費。不管神聖,還是世俗。(當然後現代首先做的就是將神聖打翻在地,沒有什麽神聖)。消費故我在。萬事萬物的價值包括人自身的價值在消費時才顯示出來。對于基督教信仰,也是如此。來到教堂的人,也是把教堂裏的一切爲我所用,爲自己的欲求,爲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一切皆可利用,傳道人、唱詩班、服侍人員自不用說,就連上帝也拿來使喚,活脫脫一個教堂消費者,不合口味,不達目的,就怨天尤人,隨後走人換地,去別處消費去,根本沒有奉獻意識,委身意識。這是教會面對的不小的挑戰之一。

第五個挑戰,生活世俗化。
         物欲人欲橫流的後現代,正如聖經所說,人們“愛宴樂,不愛上帝”(提後34)。世俗之風世俗之氣,大行其道,教會受之影響不可小覷。不少教會中人覺得聖經教導不切實際,主道與世道相去甚遠,無法遵行,不是難行是不可行。沒有奉獻的心志,沒有走十字架道路的决絕,如何在生活中不被世俗化。甚至教會很多事務也抄捷徑,按世俗之規則辦理,談不上“分別爲聖”,更不需“因信仰望”。太多的基督徒來教會只爲在教會之外的所言所行來求個良心平安,講臺上宣講的聖經信息姑且這麽一聽,根本無心也無力將真理落實在生命生活之中,空有信仰却無信仰的實踐。教會中人在社會中全按社會世俗之道,將神聖之道束之高閣,弃之一旁,如此這般被社會同化,光鹽見證何處體現。

       信仰是什麽?不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也不是錦上添花的點綴,更不是擺著好看的花瓶,乃是要用生命去追求去擁抱去見證的。真理是什麽?不是一套理論,一種學說,姑且說說而已想想便罷,真理是可以爲之生爲之死的有位格的存在。教會是什麽?不是鬥底之燈,乃是燈檯之光,乃是山上之城。(太514-15)不是社會引導教會,乃是教會教導社會(太2820)。教會必須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挑戰面前,秉承原初從主領受的真理,不折不扣的宣講,堅定不移的持守。回應挑戰,堅固信仰,教會在風浪中前行,真理在淬煉中純粹。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