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9, 2012

教會面對的五大挑戰



作者:黃幸平
         教會從建立之日起,至今兩千年的歷史當中,面對林林總總各式各樣的挑戰,數不過來。可教會宣講的真理福音面對各種挑戰之後,愈發彰顯其真實可信。如今人類進入後現代,教會在這個世代面對新的挑戰,這些新的挑戰有何特徵,如何應對,這是教會的同工同道不能不關注,不能不思考的。有位傳道人在講道中總結了當今教會面對五個挑戰,筆者認爲這樣的判斷確實把握了時代的脉搏,相當具有前瞻性,在此願意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與分析。

第一個挑戰,真理相對化。
         後現代的時代特徵之一就是顛覆真理的絕對性,解構一切,認爲一切都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是絕對的。其實這樣的解構特徵本身的邏輯矛盾顯而易見。人需要絕對真理,所以將真理相對化,打倒真理的絕對權威以便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對于基督教信仰所宣信的,諸如“除他以外,別無拯救”“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之類的句式,更是無法接受。結論就是基督教信仰自命清高,唯我獨尊,據此對基督教信仰不屑一顧。這是後現代的自身特徵所决定的,不足爲奇。後現代人普遍能接受的是,“萬教歸一”,“條條大路通羅馬”,每一個宗教裏都有真理,也都是真理,通俗地講,不要說誰的好誰的不好,誰的對誰的不對,沒有最好,沒有更好,都好都對,只要信得虔誠,皆能到達彼岸,得到永生,天堂、仙境、涅槃,都是一個地方。這種淡化真理,模糊真理的絕對性的觀念,對教會真理宣講構成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道德個人化。
           真理上出問題總會表現在人的道德上出問題。後現代不少人反對普世價值觀,沒有什麽普遍道德觀,只有你的道德,我的道德。各人都憑良心就好了。你有你的良心,我有我的良心;你有你的道德準則,我有我的道德準則;你有你的道德底綫,我有我的道德底綫。你不要將你的道德要求强加給我,我也不將我的道德標準强加給你。以爲如此便是互相尊重,便是個人自由。豈不知“天良”一詞就是告訴人,良心不是人自發的,人的良心是與“天”有關聯的,是與上帝有淵源的。上帝造人,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徒1726),上帝讓地上各國各民都按他所賦予的良心行事,因此定有一些價值觀念、道德觀念是普世共有的。道德個人化,是在漠視這種道德本質常識,只會帶來對自己和自己生命的尊重與愛惜而不顧別人,只會帶來個人的爲所欲爲,各行其事,正如聖經所說,各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行。

第三個挑戰,信仰私人化。
        信仰是有私人性的。我國憲法保障每個人都有信仰自由。你信什麽不信什麽,什麽時候想信了你就信,什麽時候不想信了你就可以不信,無人干涉,也不准干涉。信仰是關乎人的心理思想領域,理所當然是自由的,也無法束縛。但所謂信仰私人化,就是說,你的信仰只能在你個人的心裏,不要表現在家庭、單位、社區、網絡等任何場所,不要帶著你的信仰觀點發表意見或看法,更不可用你的信仰標準來判斷社會現象的是非黑白。其實這樣的信仰私人化,正是否定信仰的自由性,圈囿信仰的自由表達,這是有違憲之嫌的行爲。

第四個挑戰,宗教消費化。
          後現代文化有個顯著的特徵,就是消費文化。一切都是消費,一切皆可消費。不管神聖,還是世俗。(當然後現代首先做的就是將神聖打翻在地,沒有什麽神聖)。消費故我在。萬事萬物的價值包括人自身的價值在消費時才顯示出來。對于基督教信仰,也是如此。來到教堂的人,也是把教堂裏的一切爲我所用,爲自己的欲求,爲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一切皆可利用,傳道人、唱詩班、服侍人員自不用說,就連上帝也拿來使喚,活脫脫一個教堂消費者,不合口味,不達目的,就怨天尤人,隨後走人換地,去別處消費去,根本沒有奉獻意識,委身意識。這是教會面對的不小的挑戰之一。

第五個挑戰,生活世俗化。
         物欲人欲橫流的後現代,正如聖經所說,人們“愛宴樂,不愛上帝”(提後34)。世俗之風世俗之氣,大行其道,教會受之影響不可小覷。不少教會中人覺得聖經教導不切實際,主道與世道相去甚遠,無法遵行,不是難行是不可行。沒有奉獻的心志,沒有走十字架道路的决絕,如何在生活中不被世俗化。甚至教會很多事務也抄捷徑,按世俗之規則辦理,談不上“分別爲聖”,更不需“因信仰望”。太多的基督徒來教會只爲在教會之外的所言所行來求個良心平安,講臺上宣講的聖經信息姑且這麽一聽,根本無心也無力將真理落實在生命生活之中,空有信仰却無信仰的實踐。教會中人在社會中全按社會世俗之道,將神聖之道束之高閣,弃之一旁,如此這般被社會同化,光鹽見證何處體現。

       信仰是什麽?不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也不是錦上添花的點綴,更不是擺著好看的花瓶,乃是要用生命去追求去擁抱去見證的。真理是什麽?不是一套理論,一種學說,姑且說說而已想想便罷,真理是可以爲之生爲之死的有位格的存在。教會是什麽?不是鬥底之燈,乃是燈檯之光,乃是山上之城。(太514-15)不是社會引導教會,乃是教會教導社會(太2820)。教會必須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挑戰面前,秉承原初從主領受的真理,不折不扣的宣講,堅定不移的持守。回應挑戰,堅固信仰,教會在風浪中前行,真理在淬煉中純粹。


Wednesday, July 11, 2012

010712 基督徒生命的價值

  講員 :謝連春牧師   
  經文:太1626       
記錄:弓二  
                                                                                                                               
               一個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他的生命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你可以賺得全世界,可是心靈仍然空虛;你可以長命百歲,但你卻不知道活著到底是為了甚麼?今天,我們很容易迷失在忙碌的生活中,卻從來沒有時間來思考,究竟我的生命活得有意義嗎?要怎樣生命才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呢?首先,有意義或有價值的事,一定是做在別人身上的事。弟兄姐妹,我們不要只顧自己的事,當你把時間或金錢花在有需要的人身上,並且看到自己的付出,帶給別人生命以及環境改變的時候,那種喜樂是無法形容的。其實,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也代表著解決問題。如果我們每天活在埋怨、懊悔中,這樣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為別人製造了問題、麻煩。若然如此,你還不如做一個解決問題的人,從你生活周遭的事做起,滿足別人的需要。切記,有意義、有價值的,一定是有永恆意義的。
        弟兄姐妹,一個人的觀念很重要。他的觀念能夠左右也能控制他的思想,更能影響他的一生。今天,我們要思想的題目就是基督徒生命的價值觀現今這個世代,許多人寧可花時間在舞廳或網絡世界,也不願來到教堂敬拜神、聽神的話,因為他們跟基督徒的價值觀不同。外邦人認為到教堂是沒有意義的,但身為一名基督徒,如果對自己的信仰沒有正確價值觀的話,也可能與沒有信主的人一樣有相同的看法。然而,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要有正確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在事奉的道路上委身、忠心來服事神,並且懂得衡量優先次序,凡事以主為我們的核心價值,而不是以自己的意義為出發點。以下,我們來看看基督徒應有哪三方面的價值觀:

(一)對靈魂的價值觀(太1626
           主耶穌曾對門徒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又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來換取生命呢?”“生命其實跟靈魂有相同的意思,主在這裡要我們看見靈魂是比世界更為寶貴的。主耶穌不但強調人外表或肉體的生命,祂也看重人裡頭的靈魂的價值。基督徒如果為要得到人的靈魂,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的話,那麼他在主裡已做了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因為主看重人生命的價值。主曾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要捨己,揹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主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門徒看重靈魂得救的問題。救人靈魂,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甚麼代價呢?就是要有生命的見證。在可51-20的經文裡,有人提出了疑問,主為什麼為了救一個被群鬼附身的人,不惜讓格拉森人損失了2千頭豬呢?這句疑問的另一層意思,即是認為救一個人的靈魂,不值得犧牲2千頭豬。但是在主的觀念裡,救一個人的生命和靈魂就不在乎這2千頭豬。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真正認識到救人靈魂的重要性,2千頭豬的損失就算不得甚麼。弟兄姐妹,主做事不會沒有意義,祂犧牲了2千頭豬,顯然是十分看重人生命的價值,而祂同時也考驗了格拉森人的價值觀。仔細想想,主能救出被群鬼附著的人,難道不能賜給他們2千甚或是2萬頭豬嗎?但是可117卻告訴了我們,格拉森人就要求耶穌離開他們住的地方。這說明了甚麼?格拉森人害怕再次蒙受利益上的損失要耶穌離開,顯然是與耶穌抱持不一樣的價值觀。今天許多人的想法也是這樣,他們不會認為犧牲2千頭豬救一個人的靈魂是值得的。在這裡,我們並不是說要讓人破產才能救一個人的靈魂,而是要讓我們看見對人的生命靈魂若沒有抱持正確價值觀的話,他就不可能在引人歸主的事上付出生命的代價。
  
(二)遵行神旨意的價值觀(約431-35;路51-12
              人生命的價值跟遵行神旨意是有密切關係的。今天我們能遵行神旨意,是因為我們的生命已被救贖,主在我們裡面,所以我們就很自然去遵行祂的旨意。簡單來說,神的旨意就是神的計劃、神的話語、神在我們生命當中的引導和帶領。要怎樣才能明白神的旨意呢?其實,神的旨意已經記載在《聖經》裡面了,我們只要好好讀聖經,每天靈修禱告,就能明白神的旨意,並清楚知道神在你身上的引導和計劃。我們的一切,都在神的安排之下,而神對我們的安排是美好的、有價值的,當我們肯順服祂、走在祂的旨意裡,就會發覺自己真的很有價值,因為我們已走在一條蒙福的路。耶穌在約431-35提到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做成他的工。這裡所說的食物,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完成上帝的工。上帝的工也即是拯救靈魂的工作,因為主看重人的生命與靈魂的價值遠勝過食物。在耶穌的價值觀裡,祂對一個婦人或一大群人講道,都是一樣有價值的,因為耶穌是以遵行神的旨意作為標準。這裡讓我們學習了一件寶貴的事,如果我們的事奉不是按照耶穌的價值觀來事奉上帝,而是照著世界所能得到的虛榮、地位、權勢來事奉上帝,這樣的選擇,緃然在人看來非常成功,但在神的眼光來看是沒有價值的。多少時候,我們的靈命沒辨法成長或突破,關鍵就在於價值觀的問題,我們是以自我為中心或以上帝為中心來活呢?

(三)對苦難的價值觀(約1633;彼前219-20
              苦難對基督徒的生命有甚麼價值呢?為什麼信主的人仍會遭受苦難?針對這樣的疑問,主在約16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這世界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這世界從主的談話讓我們看到在這世界遇到苦難並不是意外或奇怪的事,因為我們遇到苦難的同時也能在基督耶穌裡有平安,這是基督徒能享有的特權。所以說基督徒的平安不是沒有苦難的平安,而是勝過苦難的平安。在基督所講的八福裡,最後一個福即是受苦的福。耶穌說為人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也是這樣逼迫他們。主耶穌對苦難的價值有很清楚的認識,因為祂是勝過苦難的主。彼得和保羅對苦難又有怎樣的認識呢?在彼前219-20,彼得說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在這裡,基督徒從苦難中還學習到忍耐的功課,而這樣的忍耐是神所喜愛的美德。彼前412-14也提到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這節經文也讓我們對苦難的價值觀有更深的認識,因為它讓我們看見實際的情況,一旦經歷了這火煉的苦難,將使我們的信心更堅固,屬靈生命也更上一層。苦難能建立我們的生活信心,而生活信心即是從神的話語而來。保羅在林後14-6提到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著基督多得安慰。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保羅的話提醒了我們,基督徒受苦從屬靈方面不僅得以被塑造,也可成為主安慰別人的器皿。所以說,基督徒受苦有雙重的價值,一是為自己得益處,另一個就是為著別人的好處。

Tuesday, July 10, 2012

Can a Believer be Demon Possessed?



The following paper was written by Mike Jentes for Dr. Plaster (Theological Foundations 1) at Grace College, IN inNovember 1993 with minor editing in July 2000 .

There are only two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of "can believers be demon possessed?" Obviously, theanswers are yes or no. Before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ere are a variety of issues that one must lookat dealing with this topic.

            First of all, this author does not like the vocabulary that is used for this topic. The word  possession is not a New Testament word (neither is oppression). These words were used as the Greek language wa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The word which we translate, as demon possessed is daimonizomai in the Greek. The word daimonizomai means, "to have, to be vexed with, or possesseby a demon" and also carries the idea of ownership (Beals 2). In Vine's Dictionary it is defined as "to act under the control of a demon." Instead of dealing with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term in English(which invariably lead back to the discussion of terminology), one needs to dig into the original
Greek word to see what the word itself says. The verb daimonizomai is aorist, passive, punctilliar(from Bauer, Arndt and Gingrich); which means that the action happened (aorist), the action isbeing received by the object (ie The ball hit Bob, passive), and it happened at a specific point intime (punctilliar). In other words, the demon (or demons) came into a person at a point in time inthe past and that demon (or those demons) controls the person.

           The problem begins when one tries to convey this meaning in a word or phrase. Why not letthe Scripture speak for itself? Just as translators brought the word baptizo directly into English as baptize why isn't this done with daimonizomai and the word demonized. Demonized could be used as the term to describe exactly what the word daimonizomai does in Greek. Terms such as possession, which is an explanation of the Greek term, could then be dropped from the discussion and make things much clearer. The current discussion of this topic often blurs terms such as possession, so each time one writes or speaks on this topic he much define his terms. If all people could refer to one set of terms using the biblical ideas, then this discussion would be much clearer.

The use of the word daimonizomai is limited to the gospels. Here is a listing of where the seven appearances of this word are:
> Matthew 4:24; 8:16, 28, 33; 9:32; 12:22; 15:22.
> Mark 1:32; 5:15, 16, 18.
> Luke 8:36.
> John 10:21.

As Paul A. Beals examined the seven passages of Scripture in which the word daimonizomai appears he drew four conclusions:
1.)     Usage of the term is limited to unbelievers. Nowhere in Scripture is this term used of regenerate
persons.
2.) The term indicates another personality indwelling the person.
3.) The term demonstrates control by another personality at the will of that personality.
4.) In each context where the term occurs, without exception Christ delivered the victims. (2-3)

       As Beals pointed out, the use of daimonizomai is limited to unbelieversNot once is this word used of believers. The argument has been used that Christians cannot be demon possessed because they have the Holy Spirit in them and that the Holy Spirit and demons cannot coexist in the same place. The first point (Christians are indwelled with the Spirit) is true because of verses like Romans 8:9 and Galatians 4:6, but the idea that the Holy Spirit and demons cannot dwell in the same body comes into question. Where is the "clear, emphatic Scriptural support" (Murphy chap 53) for this?

      Although logic may say that the Spirit and demons cannot both indwell a person, as humans we are handicapped because we do not understand the spiritual world. To impose our logic into a world that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is very naive and probably will not give an accurate account to what is going on in that realm.

       Believers can be influenced, but not demonized or controlled, by demons. These influences  are made through the "footholds" which Christians leave for Satan and his demons through their sin. Paul uses this "foothold" terminology. Paul never used the language of "demonization" (often described as "demon possession") in his letters, which is so common in the Gospels. The closest he came to "possession" language is his concept of giving a "foothold to the devil" as found in Ephesians 4:27... Topos is the Greek word that the NIV translates as "foothold." It could also be translated "opportunity" (NASB, RSV) or "chance"(TEV) (Arnold 128).

       Can demons influence believers? Why would Paul encourage believers to put on the "full armor of God" (Eph. 6:10-17) if there was no way the demons could touch Christians? The battle is against "spiritual forces"(Eph. 6:12). Believers fight against them and in the heat of the battle can be influenced by demons. The sin in the believer's life is the way demons influence Christians. There are degrees to which demons influence believers. Some influence is to a lesser degree and some influence is very severe. In fact, the very severe influencing by demons can look just like the person is demonized when this is not the case. The demons have not gained control of the believer, but have influenced him to such an extent that it appears as though he has been demonized.

        A lot of the ideas about believers being demonized and possessed come from stories and experiences people have had. One must be careful of these experiences changing one's theology "Shall one construct his theologic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recorded experiences or on the foundation of clearly defined Biblical ideas?" (Davis 12)

       When it comes down to the base question of "can believers be demon possessed?" we need a change of vocabulary and need to ask the question "can believers be demonized?". Believers cannot be demonized because 1) the word was never connected to believers in the Scriptures and 2) being demonized means yielding control and ownership to the demons. Can a believer be influenced by demons? Yes, the Christian leaves the door open for demonic influences when there is sin in his life.

Bibliography
Arnold, Clinton E. Powers of Darkness. Intervarsity Press: Downers Grove, IL, 1992.
Beals, Paul A. The Believer's Encounter With Satan: A New Testament Overview. April 12, 1986 presented to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Chafer, Lewis Sperry.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2. Dallas Seminary Press: Dallas, 1947.
Davis, John J. Demons, Exorcism and the Evangelical. BMH Books: Winona Lake, IN, 1977.
Dickason, C. Fred. The Christian and Demon Possession.
Murphy, Ed. The Handbook for Spiritual Warfar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Nashville,1992.
Pentecost, J. Dwight. Your Adversary the Devil.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Grand Rapids, MI, 1967

林慈信博士:省查「內在醫治」與「釋放事工」之存在問題




    许多自尊運動的推行者同時也宣傳所謂「心想意成」的能力,即你所想的就能發生,心靈可以控制物質。對此,林慈信博士強調這是惟有上帝能做到的,只有祂是「憑己意行萬事」的主(1:11)。然而這在坊間盛行、近似催眠的自我激勵方式也在教會內逐漸流行。

    林博士指出「催眠和冥想是新紀元運動者常用來幫助人提昇自信的方式。」而在心理學治療上已廣泛使用的催眠術,如今也以另一種面貌進入教會,就是许多人都聽過的內在醫治

   
內在醫治的前身是記憶治療(Memory Healing),為美國人Agnes Sanford1950年代結合「基督教科學會」(Christian Science)和「新思想」(New Thought)等類邪教的「信心治療」和容格派心理學的部分觀念,如內在孩子Inner Child)等,所發展出的一套治療模式。雖然每個作者或治療者的辦法略有不同,卻有相似之處,就是在禱告的時候想像「耶穌」前來,治療幼時心靈所受過的創傷

     曾有華人教牧同工分享不少類似的禱告經歷,過程中看到的種種畫面,這樣的禱告或想像被發展為觀想(Visualize),用心靈去看見或者收到一幅圖畫。(1*) 曾有人說「觀想是最好的禱告方式,因為有天它就會真實出現。」然而许多基督徒沒有留意,林博士說:「觀想正是新紀元用的一貫模式。」

     那麼這樣的想像是什麼、其中應召而來的耶穌又是誰?林博士表示其實许多新紀元的交鬼者也鼓勵人呼召耶穌,他們認為在冥想中想像聖人是有益處的,因此耶穌、佛陀都成了他們尋求的對象。「你以為你邀請耶穌,但應召而來的可能不是聖經中的耶穌」林博士警告,「觀想耶穌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聖經上神說:不要為我雕刻偶像,心裡觀想耶穌與用金、銀、泥土雕刻偶像並無二異。」

     今天內在醫治也常和「釋放事工」(Deliverance)相提並論所謂「釋放」就是一般信徒所講的趕鬼。工作者的信念是,人的問題,尤其不良行為,背後都有魔鬼作崇,例如桑得福認為有搶奪權柄的鬼、自我吹捧的鬼、貪婪的鬼、不道德性行為的鬼、性騷擾的鬼、控制跋扈的鬼。甚至有人要趕出酗酒的靈和抽煙鬼。

     但基督徒很快都可以認出,這些是人的罪,不是鬼,可以靠著靠著從神那裏來的力量得勝,如經上所說『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八13)。」林博士表示他沒有反對趕鬼的意思,但今天的釋放事工太過濫用了。

     林博士強調「神不是要我們拼命去找原生家庭的問題,或跑到內在醫治裡面,如申命記189-14節所告誡的『那些國民所行可憎惡的事,你不可學著行。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觀兆的、用法術的、行邪術的、用迷術的、交鬼的、行巫術的、過陰的。凡行這些事的都為耶和華所憎惡。』相反的我們總是要來到耶穌基督面前,不是觀想、冥想找出來的耶穌,而是聖經中自己啟示的耶穌。」林博士強調,「聖經是最高的原則。」

     接著林博士也談到心理學與新紀元運動(2*)間的緊密關係,內中包含了公開交鬼、十分靈異的容格派心理學(Jungian psychology),林博士指出今日心理學已被新紀元運動滲透了,成了一門融合印度教、佛、道教的科學。而新紀元運動更是教會不可不謹慎面對的一大邪靈工作,「有研究希臘文的聖經新約學者指出新紀元根本是諾斯底主義(初代教會異端,即小說《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所謂參考之歷史資料)的翻版,直到今日仍有部分新派神學家主張要把諾斯底主義推回基督教正統地位,今日教會豈可不察!」

1詳細內容可參照陳張逸萍所著《心理學偏離真道》第十二章。

2會中林慈信博士提到新紀元運動宣傳的三大思想(特徵):神就是我,我就是神;你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你(故不少新紀元運動者亦熱衷環保議題);神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神。簡言之即追求「宇宙、神、人的合一」。林博士強調此「合一」絕非基督教的合一,「我們所傳的是基督在十架上止息了神的憤怒,使人得與神和好。神、人、宇宙間的界線絕不應輕易模糊。」


Tuesday, July 3, 2012

基督徒不可能被鬼附



鬼魔的始源
    关于鬼魔的始源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基督徒必须根据圣经的亮光,去试验这些理论。
    坏人死后的灵魂:斐罗(Philo)、约瑟夫(Josephus)、一些初期教会的作者及古希腊人,都持这种观点。但圣经否定这种理论,因为坏人死后是落到阴间的(路十六23)。
    亚当之前人类的灵魂:这说法是根据创世记一章1节有关创造的间隔论,说在一章1节至一章2节之间,隔开了一段时期,发生了一次叛乱和堕落,结果导致混乱。创世记一章3节是描述重造,原先被造而堕落的人类,就是今天的鬼魔。这观点所产生的问题是,它假定了在创世记一至二章之前,已经有人类的创造,而这观点,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此外,罗马书五章12节清楚说,宇宙中罪与死的问题,乃是亚当造成的,而不是由亚当前的受造物所造成。
    天使和女人的后裔:这理论的根据是,创世记六章2节的「神的儿子」,就是来到世上的天使,而这些天使与「人的女子」交合,产生了一种后裔,称为「巨人」(伟人)(创六4),这些就是鬼魔。这说法引致几个问题。说神的儿子是指天使,是没有根据的;按照「娶来为妻」一句话,那是指婚姻的关系,而不是指不合法的性关系,因此那就不是指一种不正常的交合。此外,圣经也没有说那些巨人是鬼魔,只是说他们是「英武有名的人」。
    堕落而不被拘禁的天使:这是一个较多人采纳的观点,贺智(Hodge)、施特朗(Strong)、摩尔根(Morgan)、加伯连(Gaebelein)、恩格尔(Unger)及其他人都持此说。这理论提出,当路西弗背叛了神,他就带领一群地位较低的天使,从超越的地位中堕落。路西弗就是「鬼王」(太十二24),他也称为撒但。马太福音二十五章41节所说的「魔鬼和他的使者」,就是指鬼魔而说;启示录十二章7节的「龙同他的使者」也是。
    圣经指出有两类堕落的天使。一类是在世界上自由活动的。另一类是受拘禁的。圣经提到有些天使被囚禁在tartarus里(彼得后书二章4节译为「地狱」)。这些天使之所以被拘禁,是因为犯了大罪(有些人指创世记六章「神的儿子」就是这些天使)。犹大书6节也提过拘禁的事。另有一类天使,是拘禁在无底坑中的(路八31;启九2)。「这大概是因为这些天使是过于败坏,过于有害,所以不得在地上活动。」启示录九章又说,这些鬼魔会在大灾难时期获得释放,出来伤害那些没有在额前受神印记的人(启九311)。

鬼魔的特性
    鬼魔是灵体:鬼魔被称为灵。那是说,他们是没有肉身的身体(太八16;路十1720)。
    鬼魔是受到时空限制,不是无所不在:鬼魔只能于一个时间出现在一个地方。鬼魔先附在加大拉两个人的身上,被逐出后,他们就附在一群猪的身上。在以上情况里,他们都是受时空限制的(太八2834;比较徒十六16)。
    鬼魔是有智慧的,但不是无所不知:鬼魔认识耶稣的身分(可一24);又知道自己最终的去处(太八29)。保罗提到有「鬼魔的道理」(提前四1),就是说,鬼魔会借着他们的使者宣扬假教训。可是,鬼魔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不象神。只有神才是无所不知。
    鬼魔是有能力的,但不是无所不能:附在格拉森那人身上的鬼,有能力挣脱锁练脚镣。由于他们超凡的能力,没有人能捆绑他们(可五34),小孩子身上的鬼会令孩子自杀,将他丢在水中、火中(可九22)。鬼魔附身能令人失去说话能力(太九32),又能残害一个女童(太十五22)。然而鬼魔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不能做神所做的一切事(约十21)。

鬼魔的活动
    鬼魔令人生病:路加福音十三章11节说,有一个女人驼了身子,是因为「被鬼附着」;十三章16节进一步说明,这女人是「被撒但捆缚了十八年」。有些精神病和疾病都与鬼魔的工作有关,但要正确断定二者的分别是不容易的,我们也不可轻易说什么人患了这些症状。撒但和鬼魔的工作临到时,都需得到神的准许(伯一12,二6;比较林后十二710)。
    鬼魔影响人的思想:鬼魔一开始就欺骗夏娃,向夏娃歪曲真埋,并且改变夏娃对神的想法,使她犯罪(创三15)。撒但和他的鬼魔继续弄瞎人的心眼(林后四4),影响人的思想。本段经文指出,撒但是有思想和理性的。虽然本段经文是指不信者(林后十一3),但撒但同样可以令信徒离开「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撒但可以使信徒失去向基督的单纯。雅各书三章15节说,地上的智慧是属鬼魔的,会导致嫉妒和争竞。
    要消除鬼魔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就要将心意夺回,顺服基督(林后十5)。腓立比书四章68节有另一个相似的教导,当信徒在祷告将一切的事交托神,他就可以保存心思意念的纯正,思想那些真实、可敬、公义和清洁的事。
    鬼魔欺骗人:保罗恐怕幼嫩的帖撒罗尼迦教会,会因苦难和逼迫,被撒但诱惑去犯罪(帖前三5)。虽然帖撒罗尼迦信徒领受了喜乐的福音,但他们仍会因撒但的攻击而失去盼望。
    撒但也借着他的使者,在未信者身上工作。保罗称那空中掌权者「在悖逆之子」身上运行(弗二2)。经文指出,撒但欺哄不信者,按照肉体的情欲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马太福音十三章19节进一步说明撒但的欺骗行为,就是他在不信者听了道之后,就把道种夺去,令他们不能明白真理。
    鬼魔欺骗列国:鬼魔最后会招聚世界各国,一起背叛基督。鬼魔借着施行神迹,欺骗列国,煽动他们和再来的弥赛亚争战(启十六14)。

鬼魔附身
    定义:来利(Charles  Ryrie)对鬼附所下的定义是:
    鬼能住在人身上,混乱人的思想及/或身体功能,向人施引直接的控制和影响。鬼附和鬼魔向人施行的活动和影响,是有分别的;后者是一种外在的作为,但前者是内在的。按此定义,基督徒不可能被鬼附,因为他里面有圣灵居住但信徒却可以成为撒但的目标,撒但基至可以令信徒的表现仿如鬼附一样。

    鬼附的事实:基督在世的日子,鬼附和鬼魔的工作非常普遍,这些鬼魔都是要敌挡弥赛亚的工作。福音书中充满了鬼附人身的记载(太四24,八162833,十二22,十五22;可一32,五151618;路八36;约十21),初期教会的领袖,如殉道者游斯丁和特土良,都提到鬼附的事,《黑马牧人书》(Shepherd  of  Hermas)也有提及。
    鬼附的本质:鬼附的特征,是道德品格及灵性气质的改变。通常受影响的人会发出一种不同的声音,以及不同的教育水平;或甚至不同的语言。鬼借着他说话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基督是谁(可一2324),这说明鬼有超然的知识和智慧。格拉森的那个人就是一个例子。被鬼附的另一个征兆是拥有超然的能力,能挣开锁炼和脚镣(可五34)。

鬼魔的审判
    鬼魔的能力已被十字架胜过:基督在十字架上已战胜撒但和他的手下,并把他们俘掳,显给众人看(西二15)。
    基督再来回,鬼魔会被丢去火湖里:当撒但被审判(太二十五41;启十二9),鬼魔会和撒但一起被丢进火湖里(启十九1921

 (本篇文章是來自慕迪神學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