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1, 2011

220511 奇妙的大愛

講員:鄭順才傳道
經文:羅51-11                                       
記錄:佳佳記
                                                                  
   
64-5提到當時神給衪的選民最大的誡命就是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在當時以色列敬拜假神的情況是很瘋狂,被擄到巴比倫歸回故土後才開始敬拜真神。所以當時神用了很多時間去教導警戒衪的子民,只能敬拜獨一的真神。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當用一生力量來愛神。愛神是需要付上代價的,若有所保留,愛神就有阻力!往往基督徒在操練愛神的事上不願意吃苦,且愛神以外的事多過愛神。馬太福音2237-39有提到我們愛神,也要愛人如己,更是要愛在主裡的弟兄姐妹。愛有分成好幾種:

1 感恩的愛
這是一種值得學習的愛。許多人愛神,是因為曾領受過從神而來的恩典及福份,這是一種報恩的愛,是一種合情合理的愛。這種愛比起那些從神領受恩惠,卻不感恩的人來得好。但我們對神的愛,不能只停留在這樣的愛裡。因為若是有一天,當神不回應你的禱告,你會如何呢?我們會不會同樣愛神,還是埋怨神?我們必須曉得,神在掌權,衪要賜恩給誰就給誰,神的時間是剛剛好的,萬事都按著衪的旨意而行。

2 完美的愛
這是一種因神的完美屬性而產生的愛,是種美好的愛。因著神的無所不能、信實、完美、聖潔而仰慕及愛神。但我們不能只愛神,也要愛人。當我們以這種愛去愛人是很難維持的,因人是不完美的。神說我們要先愛那些看得見的人,才能算得上愛神。不只如此,神也要我們愛那不可愛的人,甚至我們的仇敵。

3
母親的愛
這是非常偉大的愛。母愛是勝過感恩及完美的愛。世上有許多的例子都證明著母愛的偉大。許多母親願意付上全心全力,不要求回報的來照顧愛護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健康的,還是有疾病,有殘缺的孩子。這是無可否認的。但往往作為母親只愛自己的孩子,無法以同樣的愛來愛其他人的孩子。所以凡有原因的愛都有盲點。但我們必須從這些愛來學習。

4 奇妙的愛(神的愛)
這是一種完全的愛。因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那是種完全犧牲,無保留的愛,是沒有其他原因的。神對我們的愛不分種族,不看背景,是無條件,是超越人世間其他一切的愛。所以我們當學習以神的愛,去愛主裡弟兄姐妹及身旁的人。我們在神家裡的人,應當時常效法神的愛,不應該把關係建立在生意上或其他好處上,那樣會很容易跌倒。要學習跳出這範圍,按照神愛我們的方式去愛神愛人。

Thursday, May 26, 2011

「基督教心理學」的三大謊言



       本人在「基督徒應拒絕心理學的五個理由」一文中已經指出基督徒不能接納心理學的種種原因。我相信那些認真正視那些理據的基督徒都會清楚知道一件事:心理學沒有可能是出於神的。神以往沒有用心理學,以後也不會,因為聖經是全備及永恆不變的。聖經在人的道德及心靈方面已經有足夠的教導及幫助了:「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彼後1:3)。若需要加添,等於說聖經是不全備的。然而,近來一些支持心理學的基督徒,以及那些以心理學為專業的信徒,不斷地發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來辯護。他們將反對心理學的人貶斥為「迂腐」、「偏激」及「反智」,特以顯出自己是「先進」、「客觀」及「理性」。不少信徒被這些學者拋出來的一大堆學術名詞所混淆,以為心理學有許多證據支持。然而他們所舉出的所謂理據,在頭腦清醒及體貼神心意的人看來,其實都是騙人的謊言。這些人雖然以「基督教心理學」為名,以表示他們與屬世的心理學不同,但實際上它與屬世心理學並沒有大分別,兩者一樣是與神的旨意背道而馳。現在讓我舉出「基督教心理學」
矇騙人(特別是基督徒)的三大謊言。

一、心理學是科學
     支持心理學的信徒極力主張心理學是科學,並舉出許多學術文獻支持心理學是科學。然而,這些所謂學術文獻,大部分都是出自心理學自己行業內的人。請問這是不是客觀?他們當然會為自己的專業及前途而爭辯,竭力證明心理學是科學,致使更多人放心接受它。然而,當他們的同業發表一些研究報告,質疑心理學是否真正的科學,他們就辯稱發表報告的人不是反對心理學的。請問這是不是想混淆視聽?沒有人說發表報告的人是反對心理學,他們本身也是以心理學為專業的,斷不會自己倒自己的米吧!但他們的理性及良心真的認為心理學不是真正的科學,所以才公布這些研究結果,好讓自己的同業們有點反省。請注意,這些報告不是出自反對心理學的人,而是出自心理學行內的人,他們所說的就應該很中肯及客觀了。其實心理學是否科學這個問題,我相信普遍人心裡早有定論。若心理學真的像生物學或物理學一樣的科學,何須這麼多心理學界人士苦苦地的解釋及強辯?又不見有人為化學是否科學而辯論?按一般人的共識,科學是客觀的,可以驗證的,甚至可以推算出一些固定的定理,這是科學必須體備的特質。心理學要探究或要醫治的,不是物質,而是人的心靈及情緒,難道人內心的問題可以用科學來探知及解決,甚至發現出一些定律?其實這些人一早知道心理學不是正宗的科學(像物理學、生物學等),所以他們就辯稱心理學是一門「另類的科學」。甚麼是「另類的科學」?他們是意思是,任何學科,只要當中涉及一些科學的元素,例如用科學的方法探究或搜集數據,它就可以說是一門科學了。按 照他們的理論,請問那一個學科不是科學?今時今日,語文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搜隻資料及分柝的。難道語文也是科學?有人說風水也涉及科學。據風水師所說,「橫樑壓頂」是指屋頂的設計及結構影響了空氣的流通,以致影響健康云云。這個說法,牽涉空間氣流的計算,很科學的,所以風水也算是一門科學了?照樣,心理學家採用一些科學方法去作一些關於心理的實驗,並用科學方法來記錄及分柝數據,這就令心理學成為科學?我們知道屬世大學有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這學科,社會學及政治學就是這一類。它們也是用一些科學化及有系統的方法去分柝資料,但它們不是正規的科學,所以稱之為「社會科學」。心理學若要歸類,就該歸入社會科學這類。這個我們不反對,但我們要清楚知道,真正的科學社會科學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從客觀的事實推論出一些規律及定理,後者是沒有甚麼定律或標準答案(除了那些歷史事實外)。但現今的心理學人士,不是這樣想的,他們是想把心理學當作醫學一般的權威他們說,人身體有毛病,要看醫生;心理有毛病,則要看心理醫生。這是不是極大的誤導?人的身體構造是物理的問題,所以用醫學的理論來醫治是對的。醫生的英就是physician,是關於物理方面的。人的內心是靈性的(spiritual) 不是物質,但竟然有人說要用科學(他們堅稱心理學是科學)來醫治,這是不是荒謬絕倫若然心理學真的是科學,我們也不要用它來醫治我們,難道我們是「科學怪人」?不,我們的良心告訴我們,人的心靈與科學完全是兩回事,人的內心不可能用科學的方法來探知及治療的。幾千年人類文明及良知共證:人的心靈不是屬科學的。但現今心理學家竟然說人心可以用科學去治療,而心理學就這個科學了? 這簡直是個世紀大謊言。不信的人盲目崇拜科學,硬說心理學是科學,籍此提高心理學在學術界的權威及地位,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但連基督徒心理學家也接受及宣揚這個謊言,難道這些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專業,連基督徒的立場也撇棄了?究竟甚麼是最重要?是神,還是自己的專業?

、心理學有基督教的
    支持心理學的基督徒第二個大謊言,就是叫人相信有「基督教心理學」(Christian Psychology)這回事。為何會有「基督教心理學」這東西出現呢?就是因為那些自稱為基督徒的心理學家知道心理學有很多不合神心意的東西(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他們為免使基督徒對心理學起戒心,甚至產生抗拒,便將一些基督教道理加進屬世的心理學裡。這樣將基督教的道理及心理學理論混合起來,就成了「基督教心理學」。近年來,「基督教心理學」這名字實在出現得太多了,多到一個地步無人會再對這個名稱提出任何質疑。然而,讓我鄭重的說,「基督教心理學」這個名稱是極度矛盾,大有問題的。請問,若心理學真的如他們所說是科學,為甚麼我們不見有「基督教物理學」,「基督教生物學」,「基督教數學」等學科出現?真正客觀的科學,根本沒有基督教非基督教之分。我們可以有基督教哲學,基督教政治學,因為哲學及政治不是科學,乃是關於人的思想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事若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何須要加入基督教的道理及價值觀?這點已經可以拆穿心理學不是真正 的科學了。然而,提倡「基督教心理學」的人,一方面不斷遊說心理學是科學,打起「科學權威」的幌子作招徠,一方面又強調自己是基督教的,使基督徒也可以放心接受治療。但親愛的弟兄姊妹,這做法誠實嗎?若心理學是科學,為甚麼心理學家不能保證它的成效?(我認識一位弟兄,看心理醫生已經許多年,情況一直沒有好轉,反為家人帶來許多苦楚。我們與其家人一致認為,他主要的問題不是甚麼情緒病,乃是太自我中心!)若我們是基督徒,為甚麼要靠科學來處理我們心靈的問題,不直接到這位恩主面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根本就沒有「基督教心理學」這回事,它只是一些以心理學為專業的信徒一廂情願將基督教某些道理與心理學拼在一起,這就成了所謂的「基督教心理學」,但屬世大學並不承認有「基督教心理學」這個分支。恕我這樣說,我認為大部份「基督教心理學家」都是兩面人。假若求診的人不是信徒,他們就只會採用屬世的心理學方法來處理他們的問題,絕少向他們傳福音,呼籲他們信主,以致他們得著聖靈所賜的平安及喜樂。他們不會這樣做的;他們認為這樣做不專業,求診者也不會接受。然而,從神的角度來看來說,領人歸主才是最有效及最根本的心靈醫治。假若求診的是信徒,他們或會加插一些聖經的話語,使人覺得他們也倚靠神的。弟兄姊妹,這實在是虛假。亦有一些所謂基督徒心理學家公然地用不合神心意的方法來作工。有位弟兄親口告訴我,他教會有位肢體去見一位標榜用聖經輔導的心理醫生,結果那位心理醫生是用催眠術來治療。請問催眠術是不是科學?若催眠也可以算是科學,那麼巫醫也是科學了。巫醫對某些人來說也很有效的。我相信這真實個案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基督徒心理學家從來沒有共識,甚麼方法可以用,甚麼方法不可用。總之有效的就拿來用,還說甚麼信仰立場?基督教心理學家是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他們雖然口說是基督徒及持守聖經立場,恐怕事實並非如此他們根本不懂得用聖經分辨,也無意用聖經分辨。在真理及道德上,神沒有用過這些人來顯明祂的心意。他們對世俗的道德觀(同性戀、同居、婚前性行為等)常常是緘默不言,立場曖昧的。他們實在沒有屬靈的能力去分辨。為甚麼?一來他們長期接受屬世心理輔導學的訓練,已經被敵基督的靈大大影響二來他們根本沒有真正地尊重聖經,神又怎會將分辨的恩賜給這些不尊重祂話語的人呢?他們怎樣不尊重聖經?讓我們繼續看第三點。

三、聖經不是全備的?
「基督教心理學」的第三個謊言,就是誤導人以為聖經不是全備的。我在前文指出「聖經是全備」的這一點是我們拒絕心理學的最大原因。若我們接受心理學,等於我們不認同聖經是全備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全備,就不需要其他東西補充;需要補充的,那它本身就不是全備的。我又指出支持心理學的人從來沒有誠實的回應這個問題。若他們坦白承認他們不認同聖經是全備的,這還算是誠實。然而,這些人掛著基督徒的身份,總不能直接了當承認自己不信聖經全備,就想出一個計策來蒙混過關他們說聖經是全備的這句話沒有錯,但聖經只在某方面全備,不是每一方面都全備。舉例說,聖經並非在醫學範疇上全備。若有人想尋求醫學上的意見,他不是在聖經裡找,乃是向醫生及醫學專家求助。照樣,人若在心靈上有困惑,他不能只在聖經裡尋求答案,也要向心理輔導專家求助。弟兄姊妹,千萬不要被以上似是而非的言論迷惑我們在這裡很肯定的指出,說「聖經不是在每一方面都全備」這句話的人,其實是認為聖經在任何方面都不全備。我想問問這些人:你們認為聖經不是在每一方面都全備,那麼你們認為聖經在那些方面全備呢?請你們誠實的回答我。若你們不知怎樣回答,或不想回答,那就讓聖經自己回答吧:「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19:7);「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聖經的確不是在每一方面都能提供全備的知識。聖經並不是一本百科全書,我們不能期望聖經能解答醫學、化學、物理等問題。然而,它卻自稱在人的心靈及道德方面有全備的教導。若聖經在人心靈及道德方面都不是全備,那麼它在那方面全備?我再想問問這些人:請問心理學又標榜能解決人那一方面的問題?顧名思義,心理學當然是處理人心理的問題了。然而,聖經卻宣稱在人心靈方面的教導是全備的,那麼聖經與心理學兩者的衝突及矛盾如何解決?那些支持心理學的人有誠實面對這個問題嗎?若聖經連在人心靈的範疇上也不是全備的,那麼就乾脆說聖經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全備好了。何必遮遮掩掩地玩弄文字魔術呢?這些人雖口說聖經全備,聖經可信,但他們的言行已經顯露了真相。他們極力的遊說基督徒接受心理學,已經清楚指出他們不信聖經在人心靈方面是全備的,只是他們沒有坦白地說出來。誰的誠信有問題?種種證據指出,那些所謂基督徒心理學家其實不是真正尊重聖經的,他們一是不信聖經全備,一是認為聖經有錯。他們極力為心理學辯護,但從來不用聖經來支持他們的理論,因為他們著實不能在聖經中找到任何支持心理學的理據;這與聖經宣稱在人心靈及道德方面是全備這一點有不能解決的衝突。所以他們只能用屬世的理論及似是而非的邏輯來自辯,但頭腦清醒及熟識聖經的人不會這麼輕易被誤導的。 
所有謊言都是出於撒但,因為牠是全有說謊之人的父(8:44)。所以,「基督教心理學」絕不可能出於神,乃是魔鬼在末世用來迷惑人(包括信徒)的技倆。 
弟兄姊妹,我們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基督教心理學」表面上掛著「基督教」的名字,實則對神的家及神的旨意做成很大的阻擾及損害。現在讓我們看看這些謊言帶給我們的禍害第一,不信的人覺得勞苦愁煩,心靈空虛,沒有安息,這本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因為人裡面充滿了罪、以自我為中心,並且心裡沒有神:「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16:4);「惟獨惡人,好像翻騰的海,不得平靜;其中的水常湧出污穢和淤泥來。我的神說:惡人必不得平安!」(57:20-21)。他們這樣的情況也有出於神。目的是甚麼?就是要他們在困境中想起神並歸向祂:「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尋求他,他就被他們尋見。」(代下15:4)聖經向世人提供的解決方法就是回到神那裡:「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11:28-30)神容讓人心靈受苦,本是叫人來到祂面前得恩典的其中一個方法。但基督教心理學家將神的心意蒙蔽了。他們沒有把人帶到主面前,他們不會向他們求診的人傳福音,叫他們得生命,卻用他們心理學的知識來診治,然而他們所給予的幫助,在神的角度來看,只是極其表面及短暫,沒有長久及治本的果效:「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6:14)聖經吩咐我們領人歸向神,基督教心理學卻領人尋求短暫及表面的安息。結果是,當他們稍得舒緩後,就可以繼續他們以前的生活,繼續不理會神:「但法老見災禍鬆緩,就硬著心,不肯聽他們,正如耶和華所說的。」(8:15)請問這是不是與神的旨意背道而馳?這豈不是與神讓人受苦的目的相反第二,基督教心理學引導許多信徒不知不覺間否定聖經的全備性。聖經自稱在人心靈方面是全備的,但基督教心理學家暗地裡將這個聖經全備的觀念抹煞了。他們用一個極不誠實的做法來誤導信徒,說聖經不是在每一方面都全備。但到底聖經在那一方面才是全備呢?他們卻隻字不提。聖經明明地宣稱在人心靈方面是全備的,但他們偏偏不肯接受,一直堅持心理學是有需要的,這就證明他們不信聖經全備或聖經無誤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信徒對聖經的信任及尊重,大大削弱神話語的權威。最遺憾的是,他們自己不信,還誘導其他信徒跟他們一樣:「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1:32),這豈不是令神極為憤怒的事?我相信被我這樣評論的人,一定心有不甘,給我扣上極端、反智、反學術等帽子,並會用大批「學術文獻」來反駁,要給人感覺是理性在他們那邊,學術在他們那邊。事實上,心理學已經大大佔據了屬地及基督教的世界了。我唯一的武器就是聖經的真理,我的信念就是有些人的良知仍未昏蒙,我的希望就是有一些屬主的人聽到聖靈的聲音。真理的聖靈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都比金子可羨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羨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19:7-10);「少年人用甚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119:9);「我的心因愁苦而消化;求你照你的話使我堅立。」(119:28);「這話將我救活了;我在患難中,因此得安慰。」(119:50);「你口中的訓言於我有益,勝於千萬的金銀。」(119:72);「我永不忘記你的訓詞,因你用這訓詞將我救活了。」(119:93);「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119:105);「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119:130);「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甚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119:165);「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15:16);「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1:37);「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6:63);「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8:32);「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17:17)「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4:12);「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15:4);「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5:26-27);「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3:15);「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少年人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剛強,神的道常存在你們心裡;你們也勝了那惡者。」(約一2:14)神的話是全備的,是確定的,是正直的,是清潔的,是永遠的,是真實的,是公義的,是有能力的,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神的話語像蜂蜜、像精金,是食物、是亮光、是生命,是束腰的帶子,是聖靈的寶劍;神的道能甦醒人心,使人有智慧,能快活人心,能明亮人的眼目,能潔淨人的行為,能堅立人,能救活人,於人有益,能作人領路之光,能使人有大平安,能叫人不失腳,能使人歡喜快樂,能使人成聖,能使人得自由,能叫人生忍耐,得安慰,有盼望,能使教會潔淨,毫無瑕疵,能使人得救,能叫人得以完全,行各樣善事,能勝過世界,勝過魔鬼等等若你認為以上的經文不足以證明聖經對於人的心靈及道德有完備的教訓,你還是選擇相信「基督教心理學」,那麼我們再沒有甚麼可以幫助你了。弟兄姊妹,「基督教心理學」謊言及禍害已經昭然若揭了,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 
最後,願神的話再一次提醒我們,謹防仇敵的迷惑及詭計,並且清楚認定,我們的好處不在主以外 
「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西2:8-10) 
我們有了主,已經有了一切的豐盛,我們還靠甚麼呢?

 (香港基要書室,每月通訊 二零零九年十月,第八十期)
轉載自「基要書室」網站﹕http://www.fundamentalbook.com/ 

Monday, May 23, 2011

150511 堵住生命破口的家庭

講員:謝連春牧師
經文:詩1271-51281-6                                
記錄:弓二

我們今天要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每個人都在尋求應變及生存的方法。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需要禱告,求主賜給我們智慧來應對日新月異的時代,以便在當中作出智慧的選擇。
我們回到聖經提太後31-4來看,這句經文恰當描述了變化社會的狀況。經文指出“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這段經文是預言將來所發生的事,但是卻非常適於我們現今所處的世代。它所描寫的正是人目前的光景,也是人的靈命上的破口,進一步說,更是家庭的破口。
弟兄姐妹,教會是由許多信主家庭所組成,當家庭某一個成員有靈命破口的時候,他可能會帶來家庭以及教會的破口。且記,千萬別小看這個破口,因為它會惡性循環、蔓延和傳染。聖經有兩處經文告訴我們人的問題癥結所在,第一處說到“人子來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這說明這個世代是個失喪的世代,到處有破碎的家庭、有失喪的人群,所以這個世代的人需要有一位救主來解決他們生命的問題或生命的破口。第二處經文記載在阿摩司書裡,經文說“人饑餓非因為無餅,乾渴非因為無水,乃是因為不聽耶和華的話”。這讓我們看見,人的生命、靈命有破口,是因為不聽上帝的話。為此,我們要求神讓我們成為能為神堵住生命破口的人,以便建立一個討神喜悅、蒙神賜福的家庭。
我們都希望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般人認為,只要夫妻兩人努力經營,家庭就會幸福。但是,我們不可忘了今天的經文所提醒的,人的幸福不是靠自己的聰明,乃是神所賞賜。詩篇1271提到“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上帝的話給我們提醒,一個蒙神賜福的家庭,是需要神在當中親手建造的。要建立一個堵住生命破口的家庭有幾個秘訣:

第一個秘訣:重視神話語的啟示
1271提到的“房屋”,其實就是“家庭”。今日的社會,有太多破碎的家庭產生,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家庭觀念”,例如為了結婚而結婚的盲從行為
,因為少了婚前輔導的步驟,以至難以適應婚後的生活,最後因無法適應彼此而離婚。弟兄姐妹,耶和華建造家庭,是以上帝的啟示、真理和神的話語為家庭或婚姻的基礎。上帝的話語教導我們有關人生的目標、婚姻的目的以及如何維持幸福美滿的生活。詩篇3115說“我終身的事在上帝手中”,這裡,“終身的事”包括了婚姻、家庭,所以,我們一生的事是在上帝的安排和計劃中的。當我們遵從祂的話語、原則,我們就有福。所羅門在箴言書教訓他的子女要尋求神的智慧,他說:“我兒啊,不要忘記上帝的法則,你心要謹守上帝的誡命,因為祂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歲與平安加給你”,他又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要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因此,教導兒女的同時,我們不可忘記帶領他們信靠主,這是我們的責任。

第二個秘訣:重視以基督為首位
今天的詩篇讓我們看到兩種不同的人生觀,1272說“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
,但詩1282卻說“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這兩節經文,為甚麼有不同的結果呢?其中,不同的關鍵在哪裡?答案就是“這個人有沒有耶穌基督在他心裡面?”、“他有沒有讓基督在他生命、家庭裡作主?”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放下各自的意見,讓神來掌權、作主,我們各人都願意順服,這是一件美事。我發現,人際關係、婚姻或家庭的問題,都是各人的私心在作怪,比如說夫妻都懷有私心,這個家就會常常發生爭執,如果這個家庭讓耶穌作主,情況就不一樣,這個家庭也能榮耀主。這裡帶出兩種人生觀(1)以基督為中心(2)以自我為中心,何者為重要,弟兄姐妹已從兩節經文中看清。

第三個秘訣:重視神所賜的產業
1273提到“兒女”是神賜給父母的產業,因此,身為父母的有責任把兒女帶到上帝面前。父母是“受託者”,是來照顧神所賜的產業(兒女),所以基督徒父母有責任用主的教訓和警戒來養育他們。面臨現今的時代,父母忙碌於工作、兒女課餘時間多,但父母的照顧卻越來越少,反教育的誘惑越來越大,少了父母陪伴的孩子,怎能不出問題呢?所以,求神幫助身為父母的我們,能重視神所賜的產業,從孩子幼年開始就以神的教訓、警戒養育他們。要建立一個蒙神賜福的家庭,就必須把孩子帶到神面前,因為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一個敬畏上帝的人,神必給他智慧來教養孩子。




Tuesday, May 17, 2011

“18"岁一朵花

✿◕ ‿ ◕✿    姐妹团契庆祝18周年  ✿◕ ‿ ◕✿ 

❤母亲节❤ 08052011

早堂崇拜  ❀◕ ‿ ◕❀
晚堂崇拜  ✿◕ ‿ ◕✿

080511 關鍵時刻

講員:姚秀姝師母
經文:路1511~31                                     
記錄:晴子記

報章上最近都刊登著家庭、夫妻、孩子的問題。在這關鍵時刻,讓我們來思想如何在這時代來面對這些課題。在這關鍵時刻,身為父母的能做什麼呢?
(一)關鍵時刻--要選擇
15章說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這人分了家業給與他的兒子。分家業這事在這裡聽起來似很簡單。但小兒子一開始就有了錯誤的觀念,他要父親將他應得的分給他。在這關鍵時刻,在你在做選擇時,若做錯了決定,這可能影響你一生。最近在台灣的新聞中,報導了一位老翁向法院申請拿回一棟給於自己親生孩子上百萬的豪宅。原來這碩士學位的兒子,在得了這棟豪宅後,竟不工作,每天在家上網當宅男。老翁多時的忍耐與容忍,覺得帶給孩子負面的選擇就決定收回豪宅。在關鍵時刻,一個對的選擇,一個錯的選擇會讓他的一生有不同。聖經中這小兒子,拿到他理當得的,就有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我們往往喜歡聽正面的信息,不喜歡負面的,但我們可以從信息中來思想自己所做的。現代青少年動不動就離家,這是為何呢?難道家不夠溫暖嗎?外面的世界難道就比較好嗎?這些青少年用離家與父母做強烈對抗,這錯誤的選擇就像路1513中的浪子。這小兒子本是豐富的,有王子般的待遇,有傭人服侍,可是在離家後,卻遇到了飢荒。當你一無所有時,你的朋友呢?聖經中並沒提到這小兒子的朋友。
(二)關鍵時刻--要回轉
1517中提到了小兒子醒悟過來。這醒悟是個轉機。本來是個王子身份,變得要去放豬,還恨不得拿豬的豆莢來充飢。有一天,我們換來吃豬食,你會要吃嗎?這小兒子已經餓得要去吃豬食了。在舊約中,我們都是聽到人去放羊,而這小兒子是去放豬。因此,我們要回轉,不要活在罪中。雖然罪中的​​生活能讓你忘掉自己,可是罪中之樂給人帶來的是傷痕累累。小兒子這時醒悟了覺得虧欠神。我們通常對看不見的神說對不起很簡單,但對看得見的人就難以啟齒。這小兒子的回 轉,是心靈上的回轉,神也是一樣希望我們的心能回轉。神必為我們負責到底,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路也比較平坦。當然,神沒有給你一帆風順,但上帝在你遇到困難時,會給你真正的平安。奧薩馬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讓他每天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各國領袖都想擒拿他。人的心要回轉,要思想我們所作的是不是對的。神要我們警醒並做有智慧的兒女,能分辨對與錯,不是盲從,要察驗什麼是對與錯。我們本是不配的,可是因神的愛,賜下衪的獨生愛子來拯救我們,我們才白白地得到這兒子的名份。兩個星期前的複活節並不只是基督徒過的節慶,而是需要去思想。每次過了這些節慶後,我們是否在靈命上更加穩固,更確信自己所信的呢?
(三)關鍵時刻--要歡慶
在路1520裡,當小兒子回轉時,這父親是如何歡慶的呢?一個愛的擁抱還加上連連親嘴。試問自己有多久沒有擁抱與親一親自己的父母了呢?在這孝親節裡,回家抱一抱自己的父母。當一個罪人歸向神時,天上的天使天軍都要歡呼。可是在人的角度,時常都對回轉的人抱有疑惑的心態,要記得聖經中說沒有一人能定人的罪。小兒子的悔改是從神來的旨意,所以這位父親動了慈心親自擁抱他,還將上好的衣服給他穿上為他戴上戒子穿上鞋,並請朋友來歡慶。人做錯事,不要以為一生就完了,要懂得回轉。回轉是很重要的。可能在你回轉後有人會笑你,可是神不會。曾幾何時我們都像這兒子一樣是個罪人,可是神愛我們,衪接納了我們。因此我們也應像神那樣去接納那些回轉的人並與他一同歡慶有了新的生命。


Sunday, May 8, 2011

01052011 為神堵住生命破口的人

講員:謝連春牧師
經文:撒上212-36319-21
記錄:弓二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房屋有破口會漏水、皮肉有破口會疼痛,但弟兄姐妹是否想過,當你們的生命有破口的時候,應當如何處理?我所指的生命破口,就是靈命跟信仰的破口。你們知道嗎?教會的建造,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堵住破口,不讓這個破口成為教會的傷害,並且阻礙教會的成長。破口若沒有好好堵住,就會延伸出靈命和信仰的危機!以色列先知宣告信息時曾說到“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為著這個緣故,我要與弟兄姐妹思想這方面的信息。
在以色列的歷史當中,神的百姓常常遇到破口,神就興起以色列的領袖、先知、士師來堵住這些破口。從撒上212-36以及319-21的經文中,我們看到撒母耳所處的環境正面臨了腓立士人的攻擊,但是真正的破口不是敵人的威嚇或壓力,在瞭解當時的背景後,我們才明白真正的破口是來自神的話語在當中變得越來越稀少。
我們從甚麼現象,看到以色列的破口呢?作為先知的撒母耳,他又看到了甚麼景況?士師記有提到,當時的以色列沒有王,在“無政府”的狀態下,屬靈生命也和“真空”的政治一樣。沒有王,即表示各人任意而行,這是很可怕的景況。弟兄姐妹,為甚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那是因為以色列人離開了上帝,他們不再依賴從前所信靠的上帝,而以自己作為中心點,為他們自己立王,因此,神的榮耀漸漸離開了以色列,神的話語也漸漸稀少。沒有神的同在、沒有神的默示,這才是以色列人真正的破口,而我們必須對此警醒。
且記,當神的話語稀少的時候,是信徒信仰、靈命方面的危機,也是他的生命的一個破口。弟兄姐妹,當人掌權而不是神掌權的時候,神的榮耀、神的話語會漸漸離開教會,若是這樣,我們要如何幫助自己的教會有神的話語?答案很簡單,就是每個主內肢體必須看重讀經、有靈修禱告的生活、參加主日敬拜並看重講台的信息。若然如此,我們的靈命就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了,即使遇到異端邪說,我們也能扮演“守望者”的角色,懂得分辨真假,堵住信仰的破口,不容假教訓流入教會。
今天我們所看的經文,反映了以色列一個家庭的悲劇,它也同時映照出以色列人當時的屬靈狀況。這個家庭破口的源頭,正是因為信仰的家長以利將神的地位擺錯了,他把兒女排第一(孩子犯錯沒有及時阻止,任由他們任意妄為),上帝排第二,促成了日後的悲劇,這個事例,值得現代的父母引以為戒。
從這個家庭當中,你能看到甚麼破口是可以堵住的呢?首先,他們應當尊重上帝的殿、上帝的祭物、上帝的職份,當他們尊重這一切,也就等於尊重上帝了,而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上帝興起撒母耳,即是為了堵住以利時代出現的信仰破口,以扭轉忽略上帝話語的形勢。弟兄姐妹,從撒母耳的事跡來看,堵住生命破口的人,他的生命特質是甚麼呢?
1虔誠敬畏神的父母
撒母耳的父母都是非常虔誠、敬畏神的人,他們的態度,影響撒母耳的一生。撒母耳的母親哈拿是一位禱告的母親,她把心中所有的負擔、隱憂、困難,都帶到上帝的面前。她的禱告充滿了讚美,她也尊上帝為主,她的信心以及對上帝的敬畏,日後都影響了撒母耳。
2有美好生活的見證
上帝為甚麼使用撒母耳成為堵住以色列破口的人?原因是撒母耳他個人的生活有美好的見證。他週圍的環境無論如何惡劣,聖殿有淫亂的事,但撒母耳仍持守他的聖潔,討神喜悅,忠心事奉神。求主幫助我們在生活中也能為主作美好的見證,讓我們在家庭中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在教會中成為信徒的榜樣,唯有這樣才能為神堵住生命的破口。
3有順服神話語的心
神將祂的話語默示給撒母耳,撒母耳便將神的話語傳遍整個以色列地。撒母耳留心聽神的話,他順服神,神所說的,他就做了,所以神與他同在,賜福他的道路。

Monday, May 2, 2011

我有沒有教錯我的孩子?





作者:張逸萍

中國父母都是好父母,頂關心孩子,基督徒更是這樣,所以樂意鑽研父母指南,尤其是基督徒心理學家寫的,更受歡迎。但是,這些書藉的理論正確嗎?有沒有落伍?實際有效嗎?合聖經嗎?它們有否誤導父母,以至父母錯教孩子呢?

讓我先告訴你﹕2000《新聞週刊》,專期討論兒童發育和教養問題,其中一篇文章說﹕「如果你挑選三本教養孩子的書,你會看見三個不同的意見,都自稱是最好的教養孩子方法……有時你以為是可信的資料,以後發現它是錯的」。
所以文章結論說,你自己就是真正的專家。父母們,可以放心一點了吧

關愛和管制的平衡

誠然,這些父母指南不是每一頁都是錯的。例如,幾乎每一本指南都說,父母必須愛孩子,才能紀律孩子,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他做錯了什麼,你仍然愛他。但要小心,不能因此縱容,二者界線容易混淆,所以關愛和管制必須平衡。名基督徒心理學家杜布森(James Dobson)也說﹕「如果父母能夠平衡『關愛』和『管制』這兩個因素,孩子的發展將會最健全。」

這觀念不但合常理,也非常合聖經,因為我們的天父又公義、又慈愛,二者兼備而平衡,也許可以說,只有祂才能真正的平衡。但是,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想要平衡公義與慈愛,談何容易!

保羅曾嚴厲責備哥林多信徒,說:「你們願意......我帶著刑杖到你們那裡去呢?還是要我存慈愛溫柔的心呢?」(林前四21)當他們因受責備大大憂愁時,保羅也跟著軟化了:「我說幾分,恐怕說得太重。」(林後二5)「這樣的人........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林後二6-7)如果保羅也需要想辦法平衡公義與慈愛,我們感到困難,有什麼奇怪?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天父才能完美(參來十二6-12)。基督徒父母們,求主幫助你平衡關愛和管制,求主賜你智慧,處理每天的事情。


溝通等等

父母指南書籍中常有一些父母和孩子對話的例子。父母﹕「XXX」孩子﹕「YYY……。作者以之為示範,說明父母怎樣講話,可讓孩子心服口服,似乎全因你懂得那句「芝麻開門」,門就開了。

細想之下,事情並沒有這樣簡單。例如,某指南認為,父母和子女應探討一個雙方都同意的做法,可是該書說﹕「沒有人能保證孩子會熱誠地按照已經同意的辦法去做」,又有些父母說,他們的孩子「根本拒絕一同解決問題。」我想父母們對這些話都會有同感,因為無論怎樣婉言相勸,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改變孩子。

常理告訴我們,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的反應會大有不同。聖經裡也有這樣的例子﹕五餅二魚神蹟之後,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祂的門徒「多有退去的」,彼得卻說﹕「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六35-68)。所以不同的孩子對同一句話的反應也會不同,可見沒有肯定有效的溝通辦法。

另一方面,不是說,不要溝通;也不是說,父母可以隨便責罵孩子。(中國父母習慣說話不客氣,這一點值得商榷。)保羅雖然指責哥林多信徒,但他說自己「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林後十1)又說﹕「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提後二25)。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即使自己有理,用心良苦,也要學習基督的榜樣。

有一些父母指南非常強調和樂氣氛、多給孩子擁抱接吻、多花時間和孩子玩耍。 這些都不是壞事,卻不應該是最終目標,父母們不要僅止於此

和樂氣氛當然比父母天天灰黑著臉為佳,但這是為了更有效地教導孩子,若只關心家中氣氛,恐怕導至不敢責備孩子。花時間亦然,不能只為和孩子玩耍,花時間來教導什麼,或者互動時有什麼榜樣,豈不是比花時間的本身更重要?還有一些建議,如擁抱接吻,應因文化而有異,中國父母可和孩子一起遊戲聊天等,需靈活變化,不必一味東施效蘋。


道德寬鬆

雖然父母指南不是每一頁都錯,但因現代心理學的前設是無神、無罪,所以有很多地方必然出錯,至少是不合聖經的。首先,人性本善的前設帶來寬鬆的道德。

史博嘉(Benjamin Spock)是早一代的教養孩童權威,被很多保守分子指為「縱容」,因為他倡導不要打孩子,又為孩子不當的行為找藉口。就以撒謊為例,史博嘉說,很多良好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撒謊,是因為他們害怕父母譴責他們。「無論如何,當孩子偷剽、撒謊、或作弊,父母不單要給他清楚的指導,還要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對付這個原因。」

今天很多坊間父母都走在這樣的潮流中。例如,它們都勸告父母說﹕不要太擔心小孩子撒謊、作弊、偷竊,因為孩子還不懂事。有說,孩子不能分辨事實和幻想,所以撒謊。另一本有代表性的指南說﹕「誇張?撒謊?白色的謊言?……在我們的文化中,撒謊是多重的灰色地帶。……誠實地問自己﹕你可以接受哪類謊言?……然後清楚告訴孩子。」

暫且不提作弊和偷竊,先談撒謊。聖經說﹕「你們要棄絕謊言」(弗四25)「耶和華所恨惡的有……撒謊的舌」(箴六16-17)。

近年有人研究小孩子撒謊,結果顯示,史博嘉等人的講法,錯得不能再錯的。原來「孩子愈能分辨謊言和真話,他愈易於撒謊。」另有研究顯示,四歲的孩子每兩小時撒謊一次;六歲孩子每小時撒謊一次。96% 孩子都撒謊。所以孩子不是漸成熟懂事,就不再撒謊,事實上,年齡愈大、撒謊愈多。弟兄姐妹們,請不要等待孩子長大以後才管教

至於其他道德題目,如同性戀和婚前性行為,因為近代性革命的影響,作者們的立場通常是寬鬆的,半斤八兩。
縱容

可能很多人都同意,中國上一輩的父母最常有的問題是濫用權威,而且講說話不客氣(難怪「人人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理論如此受歡迎)。

但今天鍾擺是擺到另一邊。今天的父母都努力「以溝通代替權威、以欣賞代替責備、以尊重代替強求。」不但如此,還天天恐懼顫驚,唯恐罵多了一句、讚少了兩句,孩子一生就被我們毀了。很多基督徒父母也因受心理學的影響,多少放寬管教。請看一些父母指南怎樣講。

父母指南《PET》說,父母不應「教導、指導」,因為這些是「輕藐的信息」,例如對孩子說﹕「打斷別人的話,沒有禮貌」,這就是輕藐。他又說,「規勸、說教、講道德」和「建議、提出解答」等,是無效的管教孩子方法。例如對孩子說﹕「用過的東西要放好」,是無效的。此書不但是曾經得獎的暢銷書,而且是一位基督徒輔導介紹給我的,所以我不是蓄意找一個極端例子

另一本說,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想法、理想、隱私」,還要「信任孩子說的話、讓孩子自己決定、主動向孩子學習、主動向孩子道歉。」當然孩子有犯錯的可能,但是,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勸告父母,必須包容孩子的「錯誤、壞習慣、缺點、頂嘴」,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有助孩子悔改

上邊這些話,不過是縱容的婉委講法,叫父母放棄權威和責任、畏縮於管教。聖經卻完全持相反立場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十九18


自尊/自信

可喜的是,一般基督徒寫的父母指南,道德水準比較上邊所講的高超。例如,杜布森(James Dobson)的寫作,明顯合聖經多了。他公開贊成禁慾(abstinence)而不是教導孩子避孕;他也公開反對同性戀;又非常勇敢地鼓勵父母打孩子屁股。

可惜基督徒心理學家也難免受流行心理學影響。例如杜布森,就是在社會上和教會中推動自尊/自信(Self-esteem)的一大主力。其他教會內外的父母指南,建議父母鼓勵孩子自尊/自信的,更是琳琅滿目。以至現在一般人都相信﹕自尊/自信是成功之母,是良好行為的基礎;學業失敗和不良行為,例如未婚少女懷孕、吸毒、酗酒、暴力行為,都是自尊不足之故。所以,我曾打趣說﹕自尊/自信似乎是眾善之泉,缺少了它,就是萬惡之根。它好像是聖靈所結的果子!

可是,早在1992年,《新聞週刊》已經專題報導﹕「自尊/自信的咒詛﹕『對自己有好感』運動有什麼不妥?」文章概括一些當時的新研究,都質疑高自尊可以糾正問題。近年有一個龐大的研究,復審了一萬五千個支持此說的研究,加上其他新研究,都指出﹕自尊和上邊所列舉的不良行為沒有直接相互關係;自尊高是學業成功的結果,不是原因;自尊高的人自視甚高,但客觀的測量,顯示他們不見得比其他人優勝;有證據顯示自尊高和暴力行為有關係;校園小惡霸的自尊都甚高。基督徒更需留意﹕自尊/自信也是新紀元思想,是通靈教導。

聖經怎樣講呢?

聖經沒有教導我們自尊

「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英文聖經KJVeach esteem other …)。」(腓二3)〔請留意﹕不是esteem自己!〕

「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箴廿五27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十四11

聖經也沒有教導我們自信

「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麼?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廿六12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箴廿八26

「虛心的人有福了。」(太五3

我們可能擔心,人若沒有自信,膽小鬼事事畏縮,怎能成事?讓我們看看約書亞,想他是一個膽小的人,所以當摩西死後,他需要帶領以色列人時,上帝親自鼓勵他「剛強壯膽」,但不是因為上帝覺得他能幹,只要他自信十足、對自己有好感,事情就會成功;反之,他可以剛強壯膽的原因是基於上帝應許,祂「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約書亞〕同在。」(書一5-9

所以,基督徒父母們,請教導你的孩子們尊敬上帝、相信上帝、依靠上帝,不是尊敬自己、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稱讚欣賞

既然自尊/自信這樣重要,所以絕對大部分父母指南都表示﹕孩子們表現的好壞,完全是反映父母對他的評價。你預期他怎樣,他就怎樣。換言之,你說他乖,他就守規矩,你說他笨,他考試就不合格。以至父母們都努力稱讚孩子,不敢提說孩子的失敗和錯誤。 

甚至有說,父母要在他的錯誤中尋找隱藏的優點,好稱讚孩子,例如孩子打同伴,先稱讚他有正義感。還有更先進的,認為父母欣賞孩子,不要基於任何原因,必須是無條件的,只因他就是他!

那麼,我們是不是整天對孩子說﹕「你好棒!你好乖!」自然得著成積單上全是A,而且生活聖潔的兒女?

最新研究大力反攻這一點。研究員說﹕稱讚孩子可能有相反效果! 例如﹕紐約市公立學校最近調查顯示,給孩子『聰明』的標簽,並不能防止成積低落,甚至可能是導至原因。大概美國教師們太經常稱讚孩子,又有發現,當孩子十二歲時,他已經明白,老師的稱讚暗示自己的能力有問題,需要額外鼓勵還有從大腦研究對獎賞(稱讚)的反應,發現當被稱讚時,有人的大腦亮起來,另一些卻沒有這樣的反應。為什麼?原來習慣得到稱讚,孩子就麻木了。所以研究員結論﹕不要太經常稱讚孩子。總而言之﹕如果你常常稱讚孩子,你毀了他!

聖經並沒有說,我們不可稱讚人。耶穌曾特地稱讚一個「投了兩個小錢」的窮寡婦,因為她「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可十二41-44)可是,稱讚不一定造就人﹕「鼎為煉銀,爐為煉金,人的稱讚也試煉人。」(箴廿七21)「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路六26

另一方面,責備卻大有可能有益處﹕「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責備……鞭打……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來十二5-7)所以「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箴廿七5),相信也「強於不斷的稱讚」。

可幸的是,還有一些父母指南表示,稱讚孩子必須根據他的努力,不是他的天賦。亦有一個新研究顯示,稱讚孩子努力叫孩子更願意面對挑戰,但那些被稱讚聰明的,反逃避挑戰。

的確,窮寡婦得著耶穌稱讚是因為她的善行,她的善行卻不是耶穌稱讚的結果。我猜想耶穌稱讚窮寡婦是為了鼓勵她,又讓旁邊的人知道,這是一個好榜樣換言之,若要稱讚孩子,是為了叫他知道什麼是對的,鼓勵他更努力於正途。與其不絕口地稱讚孩子,不如在適當的時候「勉勵行善」(來十24)。


成積和才幹

杜布森認為人人都有自卑情結(inferior complex),情形之嚴重,他稱之為流行病。原因?他說,今天的人以美貌和聰明量度人的價值,和其他人比較之下,常覺得不如人,於是自卑。

根據聖經輔導(biblical counseling)的分析,我們覺得自卑,是因為我們太關心別人的評價,別人的稱讚成為我們的偶像;上帝怎樣看我們,我們能否得祂稱讚,相對之下,顯得沒有那麼當前重要

杜布森根據他的想法,提出一個辦法﹕孩子讀書成積若不是頂好,他勸父母鼓勵孩子發展一項興趣或專長——藝術、音樂、運動等,讓他可以彌補弱點,抵抗自卑感。發展另項才能,並無不妥,不是對或錯的問題。但是,無論發展什麼,人總會落在和別人比較的情形中,不但孩子,成人亦然。所以,這不是最好解決辦法。 

聖經怎樣說? 

1
知足——「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腓四11)雖然當聖經講到「知足」的時候,通常是講及基督徒對物質的態度,但也可以應用在天賦才能方面。無論孩子智商高低、漂亮與否,父母和孩子都要學習知足,因為是神所賜的。 

2
盡力——雖然滿足於神所賜的,但不等於不必盡責任,我們應該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四10)耶穌在一個比喻裡講到三個僕人,各受五千、二千、一千銀子。那領受五千和二千的,都各賺五千和二千。主人對他們的稱讚和獎賞都一樣,都稱他們為「又良善又忠心」,只有那領一千的,把銀子藏在地裡,所以被譴責為「又惡又懶」,因為他沒有盡力(太廿五14-27)。可見,不在乎天賦多少,重要的是忠心與否。所以,我們對孩子成積單的反應也該一樣﹕不問他的智商和能力,只要求他用功盡力

3
感恩——最後,無論我們有什麼成就,我們都應該為之感謝神﹕「凡事謝恩。」(帖前五18)所以無論孩子成積單上的是A、是C,運動場得金牌否,只要他已經努力,我們都要感謝神,也教導孩子感謝神


體罰

今天的教育界和心理學家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體罰對孩子身心有害。一般而言,反對體罰的理由是﹕蓄意引起他人肉體上的痛苦是殘忍;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攻擊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吧掌大,道理也大;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叫親子間的溝通受影響。杜布森似乎是唯一的例外,他說﹕「如果責打得適合,是一件好事,我認真敦促大家這樣做,打打孩子的屁股……不會傷害孩子自尊/自信的。」他又說﹕「有一些專家以為體罰孩子會驅使孩子去打別人,導至暴力行為,這是胡說八道!」 中流抵柱,值得表揚。

聖經說﹕「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廿二15)「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箴廿三13-14)換言之,聖經是接納體罰的,但是請記得,這是為了叫孩子「靈魂免下陰間」,也許可以說﹕是為了非常嚴重的問題,更絕不是為了父母發脾氣找孩子發洩。

憑常理,我們都可以同意,體罰方法必須對身體無傷害,例如,杜布森主張只打屁股,不能打重要的地方。還有,必須因孩子而異,孩子若只需要責備,已能悔改,當然不必打。

心理學理論向來隨著專家、隨著時代變遷,在體罰方面,亦不例外。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黑人家庭中,孩子愈多被打屁股,愈少侵略行為,愈少惹麻煩。怎樣解釋呢?研究員相信,在一個接納打屁股的文化中,打屁股是正常事情,孩子做錯了,就得被打屁股。但是,在白人家庭,打屁股是留為對付嚴重問題。還有一個研究顯示,保守的基督徒家庭,因受杜布森的影響,有三份一的家庭打孩子屁股,「研究找不到體罰的負面效果——正因為它被視為正常。」

弟兄姐妹們,請不要被世俗理論唬著了。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教育界今天有一個新的流行名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簡稱ADHD,從前稱ADD),它包括三種表現﹕不能專注、衝動、和過動。 癥狀有﹕常在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因為粗心而導至錯誤;常被旁邊的事情分散注意;常不能完成任務;常舞動手腳,或者坐時扭動;講話太多,未聽完別人講話先作答等等。事實上,它和一般衝動、注意力分散、精力過剩很難分界。

當一般人想到ADHD 似乎會馬上想到精神藥物,最常聽的叫「立得寧」(Ritalin)。但是,是否只有服藥一條路可走?原來坊間書籍也認為治療辦法有多種﹕ 1)生理方面——飲食要良好健康,服用維生素;避免不良食品,如酒精。2)心理方面——心理輔導、支持小組、「行為更易」(behavior modification)等。3)生活方式——對孩子作實際指導﹕怎樣安排時間、怎樣處理衝動。此外,似乎大部分書籍都強調﹕睡眠充足能幫助孩子專心學習、情緒穩定。 4)新紀元療法——如「覺悟訓練」(Awareness Training,其實就是冥想)。

先不談新紀元治療,如果這些普通常理,思想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可以應付ADHD,我們是否必須使用藥物?

雖然使用精神藥物的好處易見,很快就感受到效用,比起一般心理輔導見效。但是,各種精神藥物都有不良副作用﹕包括頭痛、失去食欲、煩躁、緊張、失眠、阻礙發育等等。一本專論,表示長期使用ADHD藥物的副是未明朗,尤其是孩子的大腦仍在發育中。我們是拿孩子的大腦做實驗!

順便一提,精神問題向有不同原因﹕生理、靈性(包括不正當思想和行為,邪靈的騷擾),所以分辨是相當困難。愚見是﹕除非是純粹生理原因,否則用藥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且藥物有副作用,若有其他辦法,應先採用。

ADHD
亦不例外,父母應該多加管教,少用藥物,免得將來後悔。


父母指南中的新紀元成分

一般父母指南和教養孩童書籍,新紀元成分不多,但是,有或沒有、多或少,全視乎作者是誰。在今天被新紀元影響的心理學界和社會?,難於完全避免

教導孩子各種新紀元鬆弛技術,是相當多父母指南所推薦的。例如《白癡父母指南》主張孩子學習瑜伽,雖然在全書中佔不多編幅,但因這是一本代表性書籍,可見新紀元已經進入教育界。此外,還有一些新紀元味道更重的,主張教導孩子使用新紀元技術,為了增進表現、健康成功。例如,心理學家戴亞(Wayne Dyer)主張教導孩子使用冥想、禪、瑜伽、觀想、自我催眠,發展健康自我形像、身體健康、消除和預防疾病。

有一次偶爾在網路上看見東南亞某教育學院,有一份教案,叫做「身心潛能開發課程與教學設計」,目標是幫助學生練習並掌握開發潛能,所使用的技術包括﹕瑜伽、觀照、禪、氣功等。你我能不歎息?

=================================================

杜布森說﹕「父母……向小兒科大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教育家尋求解答。結果自一九二零年代起,西方國家有越來越多的孩童是依照專家指示教養長大的,美國民眾更是仰賴兒童心理學家及家庭醫師的專業指導。現在我們必須問﹕『這些專家究竟帶來什麼影響?』也許有人期待,美國孩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應該遠超過未蒙之利的其他國家,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所謂『西方先進國家』的青少年犯罪率、濫用毒藥、酗酒、未婚懷孕、心理疾病、自殺率日益增加,成積真可謂一塌糊塗!當然這不能全部怪罪於『專家』們勸導有誤,但我認為他們仍得為這個問題負起相當大的責任。」

杜布森雖然是心理學家,他也看得出心理學在教養孩童方面帶來不良後果,那麼基督徒是否應該回到聖經去呢

=================================================

聖經和世俗理論

1
基本分歧 

聖經原則和坊間父母指南的第一個基本分歧﹕現代心理學一般相信人性本善例如說﹕「孩子的本質都是善良和真誠的。如果父母對他們的善良給予支持,他們這種善良的行為就會獲得強化;如果父母誤解他們的善良,他們的善良行為就可能會弱化。」

聖經卻認為人生而有罪性。因為亞當犯罪,我們都成為罪人(羅五12-19;詩五十一5)。所以父母若完全不加管教,他的罪性就會發揮盡致。一位聖經輔導支持者說﹕「這就是你孩子的真正潛能。」

2內心和外表

第二個主要分歧是﹕坊間指南多注重外表行為。隨便找一二本翻翻看,它們談的多是關於孩子要完成作業、分擔家庭雜務、有禮貌、有紀律等。它們甚少談道德問題,即使談也不以聖經為基礎,更不談內心動機。 

聖經注重人的內心,「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聖經輔導非常留意這一點。他們說,父母若專注於教導孩子外在行為,而忘記內心,他們教出一群偽君子

聖經輔導曾有這樣的一個例﹕孩子為玩具吵起來,父母通常的反應是﹕「是誰先玩的?」這是為了公平,但如果我們留意他們的心,我們會發現他們兩個都是「惡人」,因為他們都很自私,都在想﹕「我不在乎你,也不管你高不高興,我只關心自己,只要我得到這個玩具,就會快樂。」所以父母不能只糾正行為,也必須糾正內心。

3
最終目標 

非基督徒的指南,多為了叫孩子健康適應、成功快樂、在社會上做一個良好公民。


但基督徒教導孩子目的是為了得到敬虔的兒女,不是成功、富有、能幹、美貌的後裔。「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太十六26)這真理不單對父母來說是正確的,對孩子亦然

所以孩子必須重生得救,是第一件大事,然後父母必須幫助孩子長進、生活聖潔。若能如此,其他事情也就不必父母太擔心了。請基督徒父母們不要只顧孩子的成積單,或者他能否考進名大學,靈命更重要!


實際建議﹕和孩子讀箴言

既然聖經和世俗理論大異其趣,那麼,聖經怎樣講及教養孩童一事?

箴言就是大衛教導所羅門、所羅門教導他的兒子(箴四1-4)的內容。雖然這些人因為沒有完全遵照聖經教訓行事,所以都不是完全人,但是這些話既然記載在聖經中,定是上帝給父母們一個模範,知道可以教導孩子什麼。那麼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讀箴言,把原則告訴孩子,並同時應用在實際生活中。例﹕

1
。敬畏耶和華(7),這是基礎;

2
。保守你心(23) ,可談動機、內心偶像;

3
聽從父母 (8),可談你們之間的事情;

4
。勤勞工作 (6-8),假若孩子聽從父母,又勤勉學業,你不需要再擔心他的成積單;

5
選擇益友 (十三20),可談邦派少年;

6
。遠離娼妓(16-19),可談婚前性行為、色情網站;

7
健康的婚姻性愛觀 (15-19),可談婚姻觀、性教育;

8
小心舌頭 (24),可談誠實;

9
管理金錢 (9-10),可談金錢和奉獻;

10
愛人如己 (27-29),可談施捨救濟和幫助別人;

11
酒精誘惑 (廿三29-35),可談毒品;

12
。賢德婦人 (三十一10-31),可談外在美不若內在美,男孩亦然。

箴言裡可以用來教導孩子、應用在生活中的經節,絕不止於上邊這些。想基督徒父母們都可以舉一反三。

最後最重要的事 

上邊列舉的是教導的內容,辦法呢?誠然,我們沒有一個肯定有效、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教養孩童辦法,因為孩子不是電腦,他是一個有自由意志的人。但聖經中有一些原則﹕

1
。把真理告訴孩子(教和管)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4

2
。禱告、禱告、再禱告

我們可以教導又教導、管制又管制,但只有聖靈能改變人心。聖經說﹕「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詩三十七5)父母們請緊記——小孩子是用禱告和眼淚養大的。

3
。自己必須長進

「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二7-10

這裡有三代人﹕1)經歷過神的人——約書亞和長老;2)受教於有經歷的人,自己沒有經歷,只有知識;3)受教於一些只有知識沒有經歷的人,終於沒有經歷,連知識都沒有。

要教好孩子嗎?先在基督裡追求長進。

4
。請放心,神有恩典

請不要以為,若非你緊緊抓住神,痛哭懇求祂,祂就不理睬你的孩子,事實上,祂愛你的孩子和愛你一樣。聖經應許我們基本生活所需(太六31-34),對基督徒父母們來說,孩子豈不比「喫甚麼、穿甚麼」重要百倍?「難道他的慈愛永遠窮盡?……難道神忘記開恩?」(詩七十七8-9)請放心,神有恩典,若非祂的恩典,恐怕你和我都活不下去了。

「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箴廿九17

「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約叁4 


(刊登於《生命季刊》2010年六月)